波兰纤维艺术的腾飞和黄金年代(专项单元)

米哈尔·贾库拉

      192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波兰艺术的展出是自1918年重获独立后波兰艺术家的创作在海外的首次亮相。此次参展的大部分作品是纺织艺术,为日后被称为“波兰装饰艺术”的民族风格奠定了基础。这一风格在以织物和家具等以传统手工艺为基础的装饰创作中尤为突出。这个独立国家的新艺术是两种传统和两代人的碰撞:仿照 “维也纳工坊”模式组建于1913年的合作协会“克拉科夫工坊”,以及华沙美术学校的 “立体与平面”工作室,由沃伊切赫•亚斯冉波夫斯基主持,于1923年得以重启。这一工作室培养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导学生作品形式应直接由材料和所用工具的特性决定。两次大战间,尽管纺织品与波兰民族艺术和传统纺织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却维持了现代古典主义风格。对新型纺织语言的探索,对民族艺术传统的兴趣,以及对待材质的特殊方法,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推动了波兰纺织艺术流派的发展。


      波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中受难最为惨重的国家,其中也包括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当务之急是重建家园,艺术发展被搁置了几年并不足为奇。战后的时期仍旧贫困,是和战争创伤斗争的时期。波兰的政治制度从属于苏联。1945至1953年间倡导的社会现实主义教条,主张创作具有现实主义形式和社会主义内涵的艺术作品。政治“解冻”以及1956年后的变革,终结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大一统的时代,艺术家重获创作自由。


      20世纪50年代后期这一历史时段和华沙美术学院所扮演的角色对于波兰的纤维艺术具有关键性意义。华沙美院的艺术纺织工作室由三位著名教授牵头负责:艾莱昂诺拉•普鲁庭斯卡、安娜•希莱杰夫斯卡和梅奇斯瓦夫•希曼斯基,三人都是战前该校的毕业生。尽管三位教授的教学计划各异,研究领域和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三人方式中的共同点是对于波兰古老传统的尊重。三位教授都鼓励学生在进行实验和大胆挑战的同时深入探索民族艺术传统。这一艺术学科的高水平教育和对年轻艺术家探索纤维艺术新的重视,最终获得了创作上的丰硕回报。


      20世纪60至70年代,是波兰纺织艺术家名扬国际的时期,国内的个人作品展也如雨后春笋。在1962年第一届洛桑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上,波兰艺术家颇具创意的作品首次受到国际艺评人士的关注.。马格达莱娜•阿巴康诺维奇、阿达•克日科夫斯卡、约兰塔•奥维茨卡、沃伊切赫•塞德累、安娜•希莱杰夫斯卡、玛丽亚•瓦什切维奇、佐菲亚•布特雷莫维奇以及柯里斯蒂娜•沃伊提娜-多特等人创作的挂毯,从其他多数为优雅的装饰性风格的参展作品中脱颖而出。与这些其他作品不同,波兰艺术家的作品别具一格,这得益于所选用的创新材料——剑麻、手纺羊毛、蓬松的绵羊毛、生蚕丝和粗棉绳。创作通常直接在工作室内直接进行,略去设计阶段,这使得作品明显有别于以绘画为基础、采用纤细羊毛纤维制作的法国挂毯。波兰作品中渗透出雕塑和绘画的创作态度——对于清晰质感、多技术手段和编织多样化的偏好,特别是对于新的艺术解决方案的追求。这种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被批评家称为“波兰纺织艺术流派”,这一术语不仅包括上述艺术家,同时还包括活跃在同一时期的其他众多艺术家。之后,对新解决方案的开放态度和对新纤维语言的追求亦可见于芭芭拉•希维黛尔斯卡以及将摄影经验融入创作的乌尔舒拉•普莱夫卡-施密特和斯特凡•波普瓦夫斯基的作品。


      1969年由米尔德里德•康斯坦丁和杰克-雷诺-拉尔森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著名壁挂艺术展,是纤维艺术作为独立艺术媒介的国际盛事。参展的波兰艺术家人数可观,其中包括马格达莱娜•阿巴康诺维奇、佐菲亚•布特雷莫维奇、芭芭拉•法乌科夫斯卡、艾娃•亚罗辛斯卡、约兰塔•奥维茨卡以及沃伊切赫•塞德累等。


      1960年,纺织历史博物馆在罗兹建立,1975年更名为纺织中央博物馆。柯里斯蒂娜•康德拉秋科娃任博物馆首任馆长。康德拉秋科娃负责组织波兰艺术家参加洛桑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全身心投入纤维艺术事业,负责历史及当代纺织品收藏工作,推介年轻纺织艺术家,扶助其艺术事业。康德拉秋科娃还是罗兹市系列纺织展的创意人和组织者。该系列展首次举办于1972年,时称“波兰工业及特殊纺织品三年展”,1975年正式发展成为三年一度的“国际挂毯展”。


      20世纪70年代,罗兹艺术学校成为纺织艺术的重要中心。此前,遵照波兰政府的计划,该校仅从事与罗兹市特色纺织工业相关的活动。创建于二战前的国家高等美术学校,1996年正式更名为瓦迪斯瓦夫•斯特申明斯基美术学院,至今仍守护着特殊纺织的丰富传统,始终信守建校之初的艺术领域并不断开辟新的方向。曾参加洛桑纤维艺术双年展的雅尼娜•特沃雷克-皮日伽尔斯卡教授和安东尼•斯塔尔彻夫斯基教授,都是罗兹美院的著名教育家。他们的学生如今已成为秉承传统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以及辛勤耕耘、活跃在波兰和国际艺术界的美院教授。约兰塔•鲁茨卡-哈比夏克教授、艾娃•拉特科夫斯卡-日赫斯卡教授和沃兹米尔兹•西根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在他们看来,作为艺术责任的教学工作,与个人创作同等重要。


      伊莱娜•胡慕尔教授题为《波兰当代纺织》的专著,是对“波兰纤维艺术流派” 这一现象最为全面的记载,同时纪录了那个政治高压限制与艺术绽放并存的历史时期。胡慕尔教授是波兰纤维艺术界泰斗、学者、艺术批评家,办展人。该书配有丰富图片,堪称是对教授多年工作的一次总结。该书出版于波兰政治风云巨变的1989年5月,即议会选举前夕,而正是这次选举催生了二战后首届主权政府的任命。

“国际现代工业及装饰艺术展会”,巴黎,1925年。

大皇宫克里姆室装置现场,参与此次展览的波兰艺术家包括巴格丹·特里特、沃德利西·亚斯特博斯基、约瑟夫·凯沃斯基等人。

《红色阴影》

尤兰达·欧维斯卡

1961年

羊毛

250cm×350cm

摄于华沙马扎蔻斯卡大街

摄影:西格蒙特·里特尔

尤兰达·欧维斯卡文献收藏。

“第四届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1969 年。

前景 :雅科达·布依奇,《科隆贝的祝福》,1979 年;左:沃伊切赫·塞德累,《抽象的弥撒 II》,1969 年。

摄影:沃伊切赫·塞德累。

《希望》

芭芭拉·乐维托克斯·思维德尔斯卡

1981年

剑麻

530cm×300cm×280cm

在波兰的戒严法令时期,艺术家完成了这件三维的空间装置。图为作品在扎和他国家艺术博览会展出现场。图片版权艺术家所属。

依乐诺拉·浦路金斯卡教授和她的毕业于华沙艺术学院的学生们,1965 年,华沙。

从左至右 :艾丽莎·弗朗科门,尤兰达·欧维斯卡,依乐诺拉·浦路金斯卡,克里斯蒂娜·沃提娜 - 德劳特,芭芭拉·法克斯卡,汉娜·凯寇斯卡,芭芭拉·拉托卡。


摄影 :伊丽娜·佳欣斯卡。

图片版权 :波兰科学学院艺术研究所

展览“壁挂”展场作品,纽约现代美术馆,1969年 2 月25日—1969 年 5 月 4日,纽约。

前景 :沃伊切赫·塞德累 ,《失眠的夜》,1966 年,羊毛、亚麻,300cm×200cm。

后部从左至右 :赫尔曼·石罗腾,《镜子》,1966 年,羊毛、亚麻、 黄麻,215cm×255cm ;

                     桃 乐 丝·邓巴斯·比 特尔曼,《 入口 II》,1964 年,羊毛,193cm×182.9cm。

照片档案 :纽约现代艺术馆,纽约。

摄影 :斯坦·李思。© 2016,数码图像,纽约现代艺术馆 / 斯卡拉,佛罗伦萨。

当代波兰纺织品

艾琳·胡尔

华沙:阿尔卡迪

1989年

这本由Huml教授撰写的插图丰富的书已经成为波兰纤维艺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