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鹏&傅冬霆

中国

      作品由两部分构成;部分A是程序通过摄像头感应到人像,粒子识别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后构造出了人像的“镜像”;粒子本身具有运动上的势能,即粒子之间的排斥力和共同向画面中心的凝聚力。


      另一个部分B的粒子之间遵循着 “分离”,“凝聚”,“对齐”三种关系; 计算机通过这三种关系可以模拟出“群体行为”这一自然现象,即例如鱼、鸟、昆虫等一群具有生命特征的动物行为。根据泰森多边形的算法,“可视化”粒子与相邻粒子的临近距离和联系两种关系。
两部分的“十字”关系


      垂直——包含与被包含

      即A在识别人像后大量的粒子会汇聚成一个具有 “身份”信息的粒子,并实时传输到B的程序之中;B中标示出了该粒子在B程序中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即产生时间、经纬坐标、速度、加速度、角速度、颜色、大小。


      水平——外在决定与内在决定

      A中,由粒子所构成的图像形态会被摄像头所识别的人像而决定和影响;其构成受到外在因素影响,具有目的性。

      B中,粒子本身具有“分离”“凝聚”“对齐”三种关系,这种自发性的组织又称作“集群行为”,即拥有庞大数量的自我推动行为的集体运动, 个体无目的地组成一个宏观的运动形态。


      形式
      运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粒子之间的编织关系,通过声音的触发,当两个部分产生信息传输的行为时,程序会发出高频的正弦波,并伴随极短时间的屏幕亮闪。


      思考:
      社会结构的构筑决定着个体的“位置”; 个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微妙变化亦改变着社会的宏观形态;作品中的两部分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从整体来看,程序A是外在原因决定集体的宏观结构;程序B是因个体之间的关系而自发性的生成了无中心化的集体结构;从个体分析,透过“编织”这一意向来映射人类之间抽象的社会关系,这样的关系被简单概括为“分离,凝聚,对齐”三种。 程序A的个体具有“分离 和凝聚”的关系而不断影响着整体的形态,产生了涟漪和波动的动态; 程序B通过遵循这三种关系便可以模拟出具有随机性的群体生物的运动状态,即“集群行为”(1986年,Craig Reynolds创造出了用计算机模拟集群行为并把算法发表在他的论文“Flocks, Herds, and Schools: A Distributed Behavioral Model.”之中);犹如一张庞大的网,诸多对象,相互联系,又独立存在;简单来说,如同一种“编织”的关系。 这里的“编织”理解为“遵循某种规则的组织”。这种规则即可以是外在的设定,也可以是内在的产生。

《浪 织》

互动影像装置

2016

《浪 织》

互动影像装置

2016

《浪 织》

互动影像装置

2016

《浪 织》

互动影像装置

201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