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三田野2 · 蚕业与蚕学(上)
发布日期:2022/05/11 阅读数:

 

纤三田野“FANGZHI纺志&方织”由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Hangzhou Triennial of Fiber Art)& 方志小说联合策划,将作为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缓存在/Being Theoria》的特别在地项目持续展开,并获得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的支持。

 

计划将维持一年,以桑蚕、丝绸、纺织等题材切入,通过驻留和走访的方式,调研中国沿海的数个区域:杭嘉湖、环渤海、厦漳泉……拍摄记述电影和编纂册页,并延展一系列公共活动和在地创作:

 

纺志——影像-文本-册页,以记述电影、文本编写、GIS制图、档案出版的方式,调研相关的产业、传统工艺的现状,重新编纂“古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与“近现代地方纺织业”等视觉志书。

 

方织——驻地-社群-活动,以“织”为法,通过行走、驻留,参与地方自组织实践与社会网络的协作。邀请艺术家、研究者、人类学家共同上路,激发全新的“纤维”创作。

 

继首次纤三田野·清明含山行:蚕歌与蚕神后,田野二期将于杭州及周边展开关于近现代“蚕业与蚕学”的考察。

 

 

 

 

(海报设计:卢川)

杭 嘉 湖

明代中叶,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在运河水络中涌现出一批新兴的丝绸市镇:南浔、菱湖、双林、王店、石门、塘栖、濮院和王江泾等。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杭州知府林启在西湖边创办了蚕学馆,至今已有125年的历史,蚕学馆的办学宗旨是:“除微粒子病,制造佳种,精术饲育,改良土丝,传授学生,推广民间。”在蚕学馆的推动下,至清代末期,全国有十多所蚕校相继成立,并培养了如郑辟疆等大批近代蚕桑业界人才。

 

1897年5月《农学报》创刊,梁启超在序言中写道:过去“学者不农,农者不学,而农学之统,遂数千年绝于天下,可慨矣。”该刊主要刊载、翻译国外的近代农学专著和教材,例如英国康发达的《蚕务条陈》;同时也刊载国人著述,如朱祖荣的《蚕桑问答》,汪日桢的《湖蚕述》等。而在更早,通商口岸的出版物《格致汇编》(中国近代第一份科学普及期刊)已经开始向中国文人介绍科学技术,从西方引进的新信息处理技术(如:科学词汇、比例图、照相技术、丝厂等技术创新),使得工艺知识转变成一种可量化、图表化的现代技术,进入到了新兴阶层。

 

杭嘉湖的走访于4-5月启动,以行走(陆路或航船)- 驻留 - 招募 - 采访等方式展开考察,在空间上制图某种“地方的流通性”——由港口、运河逆流而上,追溯桑蚕作物的产地,勾连起桑田、纱厂、绸庄、蚕种场、共育室、茧站、档桥、市场、码头……等场所记忆中的“纤维因缘”。

 

在此过程中,走向更广袤的世界,通过更开放的感知、调研,推动更深入的研究、写作,并采访、拍摄影片,并将在2022年10月在浙江美术馆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缓存在/Being Theoria》的现场进行展出。

 

 

行走安排

 

第二个周末:近现代的蚕业与蚕学

 

地点:杭州

时间:5月14日

 

 

路线一:红门局——艮山门\机神村\陈家大院——笕桥\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

议题:古代官方与民间的桑蚕市贸、在城市建设中消失的机神信仰

 

路线二:中山中路绸庄群落——杭州绸业会馆旧址——杭州丝绸城

议题:近现代桑蚕市贸、行会社群、东桑西移与东绸西移

 

田野考察场所(5月14日)

 

1、红门局

明永乐年间建织造局,专门生产供皇室使用的丝绸布帛等用品,成为杭州官营丝绸生产机构驻地。清代的杭州织造开创了杭州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著名的“江南三织造”的“杭州织造”就在这儿,因其朱漆大门气势非凡,民间称其为“红门局”。织造局由东府、西府、织染、总织四个部门组成,其中东府为管理和驻扎用,其余三处皆是织染工场,见于史载的织造官员就达80余人。

红门局北,元和弄有机神庙,建于清雍正中期,乃织造局工匠为主集资而建,奉祀手经指挂初作机杼衣裳的黄帝臣子伯余,为杭州三机神祖师庙之一。

 

方志中杭州南山路一带局部图(其中有红门缎染局)

 

2、东园巷、坝子桥及艮山门外机神村

老杭州有非常多谚语,如“坝子门外丝篮儿”、“艮山门外茧担儿”、“家家机杼事偏忙”、“机杼之声,比户相闻”等,都说的是艮山门一带丝绸布业的兴盛。至今还可以看到在坝子桥北侧桥身有一副对联,其中一联为:“艮山资保障,有仓箱杼轴,春秋利济万桥欢”(“杼轴”出自《诗经-小雅-小东》,泛指丝绸布业)。

在光绪年间,宝善桥至艮山领牙帖(执照)的丝厂就有几十家,另有许多丝行、丝号和丝贩子活跃于此,由陈雪泉开办机坊,也称陈家机坊就是其中一家(陈家大院是目前杭州机抒文化唯一的实物遗存,位于机场路155-12号)。

杭州最早的机神庙在东园巷,为明初建造(称“中机神庙”);机户在庙里创设长机公所,料房、染炼房、经绒、拈丝打线、生货熟货机坊等劳资双方均在庙内祭神、集会、演戏、聚餐交流技术经验。这两个组织就是丝织工业同业公会的前身。

忠清巷的机神庙则建于明朝中叶(现新华路,称“上机神庙”);当年艮山门还远在郊外,机坊主嫌进城不便,于是,就在艮山门外闸弄口另建了一个机神庙(称为“下机神庙”,原址在天杭小学)。

后形成“机神村”,在明清时期为民间丝绸织染重地,在建国后的撤村建居和大规模拆迁高潮中,遗存物荡然无存,只保留了一个名称“机神新村”。

 

1911年艮山门水门

3、笕桥\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

艮山门外的运河官道叫走马塘,它向北途经笕桥老街,到茶花村泥桥头为止。从宋朝开始,这里就已经成为蚕茧的交易市场,据《梦粱录》卷七《倚郭城南桥道》记载:(笕桥)作“玺桥”,艮山门外法明寺外走马塘曰:“玺桥”。相传附近居民以养蚕卖茧为生,街市兴盛,故作茧桥,后讹为笕桥。而明朝诗人曹金簸在《梦西湖词》里写的“阿侬家住茧桥东,但事蚕桑不务农”。为笕桥这个地名作了最恰当的注解。

 

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

 

1908年3月,浙江巡抚布政使在艮山门外笕桥泥桥头购得民地四十亩五分八厘二丝,创办农事试验场。宣统元年二月开始分区试种,进行农业科学实验。1911年6月,开办柞蚕饲育场、植物园并房屋一所,开办浙江农事试验场,分设作物、蚕桑等四科,不久又在此基础上建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这个官办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诞生,促进了浙江现代农业的发展。

1927年,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改建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设农艺、蚕桑等五个学系,谭熙鸿担任院长;1928年4月,省府105次政务会通过蚕学馆迁校笕桥案,次年9月迁入泥桥头,被甲农校“归并”,改称“浙江省立高级蚕桑科中学”。

“到农村去”,谭熙鸿推行“蚕丝改良运动”,拟将整个笕桥区变成一个发展农业及蚕丝科学的实验基地,该校的教育普及带动了农村的蚕桑业,茧产量逐年提高,1936年全市共收茧4万余担,是杭州历史上最好的年份。除了主业之外,还带动不少副业,如当年酿制的桑葚酒,被称之为笕桥特产。

 

笕桥时期的农学院

 

4、中山中路绸庄群落

旧时杭州的绸缎门市店都称绸庄,批发业务主要集中在下城,门市店集中在上城中山路上。在清河坊、三元坊、羊坝头一带,以保佑坊的万源和绸庄、太平坊的咸章绸庄两家最大,均面街敞开设柜。现中山路上仍有民国绸庄、布店的建筑遗存。

 

1909年,威廉·埃德加·盖洛(WilliamEdgar Geil)拍摄的杭州万源绸缎局

5、观成堂/杭州绸业会馆旧址

杭州最早的丝绸行会是忠清巷观成堂,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到晚清,因场地局促,无法满足丝绸从业者集会、议事,遂由杭州绸业巨贾王达甫、蒋延桂、徐吉生、丁立中等集资在保信巷(今直大方伯)内重建观成堂,新厦于宣统三年(1911)初开始建造,民国三年(1914)九月竣工,挂出的招牌是“绸业会馆”,一时成为南北丝绸业商贾商议业务、交流行情、集散丝绸、切磋技艺、官商税务中介、办理认捐的公所;并在宝善桥仓河下购进高广裕锡箔坊坊址及(东)河边凉亭,辟为会员整批绸货运输的丝绸业专用码头。

 

绸业会馆旧址(今直大方伯92号)仅存观成堂主体建筑及民国三年(1914)“杭州重建观成堂记”石碑。

6、杭州丝绸城

创办于1987年11月,目前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600余家丝绸企业进城营业,经营各种真丝面料、丝绸服装、丝织工艺品、围巾、领带、丝绸原料及各类纺织品。1994年率先开创“两个市场”模式,固定市场在杭州,流动市场巡回全国,产品辐射全国城乡,远销欧、美、港、台及东南亚地区。

 

 

 

招募:了解杭嘉湖地区的本地参与者

 

时间:5月

地点:杭嘉湖和蚕桑丝绸相关的地区

招募:10人左右

 

要求:

1) 了解杭嘉湖本地文化,对蚕桑丝绸相关的文化、民俗或故事有一定了解;

2) 对方志、艺术有足够的兴趣和想象;

3) 能提供一定的本地走访或故事线索;

4) 对当地蚕桑业以及丝绸业有亲身经历或专门研究的,优先考虑。

 

 

识别二维码,提交填表申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