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织造ll:2020纤维艺术&科技·网络国际工作坊于2020年11月25日在中国美术学纤维艺术系·数字纤维实验室如期举行。
本次工作坊围绕着“交互式织造”的母题,聚焦于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中,纤维接驳数字媒介、跨学科领域、环境 人群及数据参数交互过程中的重要——“界面|Interface” 属性之探讨
界面 | Interface
从原始的概念上讲,界面是指“物质之相与相的分界面”。惯常我们周围的物质是以气、液、固三种状态存在的,也就是气、液、固三相。
在人机交互的语境之下,语义逐渐拓展,界面又经常用来作为人与计算机互动的媒介。
今天,由纤维所串联的多学科的交融所编结而出的“织物”,正在逐渐模糊惯常理解的“域”、“相”之边界,“交织”为一种新的“界面”,展现出当代纤维艺术创作方向上的新态势。
为此,工作坊连线两位大洋彼岸的艺术家——Maggie Orth[美]、Dylan Fish[加], 为我们呈现并解读这新的“编织的界面”。
特邀主讲:Maggie Orth
(美国MIT媒体实验室博士,科学写作者,从事电子织物研究与创作)
玛吉·奥思(Maggie Orth)作为电子织物行业的先锋,在讲座中分享了她自1996-2015年开始的,关于纤维艺术与电子技术跨界域的创作历程与心得。
TOD MACHOVER'S BRAIN OPERA,1996
译:托德·马乔夫的脑歌剧,1996年
该项目作为 MIT媒体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将织物与MIDI控制和压式感应的方式相接驳,从而实时的在“剧场”中与观众发生互动,生成声音。
FIREFLY DRESS AND NECK LACE ,1997
萤火虫连衣裙和项链,1997
该项目中,金属纱线作为连接控制器和LED的“导线”,编织进了织物的结构和项链的造型之中,作为可穿戴的交互的装置。
分享了将近20年来,玛吉·奥思将电子织物的艺术创作作为一种新的“编织界面”,与交互设计、织物传感器、时尚领域、可穿戴装置之间新的接驳方式。
MUSICAL JACKET,1997
音乐夹克,1997
该项目展现了将金属纱线刺绣,作为一种新的可穿戴MIDI控制器的方向,同事该夹克上配备了迷笛系统的芯片和两个喇叭,可以完成实时的演奏。
INTERNATIONAL FASHION MACHINES.2002-2011
国际时尚机器,2002-2011
自2002年开始,玛吉·奥思创办了国际时尚机器的公司,试图通过新的、有温度的“纤维界面”置换某种“冰冷”的控制方式。
BARCODE MAN,2009
条形码人,2009
该艺术项目通过织物中的电阻金属纱线,通电后的温度变化,以及织物上附着的温感涂料,通过诸多的数控模式来分别进行控制,进而产生丰富颜色的变化
100 ELECRTONIC ART YEARS,2010
电子艺术100年,2010
该艺术项目通过织物中的电阻金属纱线,通电后的温度变化,以及织物上附着的温感涂料,通过诸多的数控模式来分别进行控制,进而产生丰富颜色的变化
同时玛吉·奥思也在讲座中教授了其作品背后的技术原理、材料等细节。
在线讲座截图,作品技术原理及金属纱线种类的特性
玛吉·奥思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为我们呈现和诠释了纤维作为一种重要界面,之于科技、艺术、设计和时尚的多领域相互接驳、彼此联动的路径和重要意义。
特邀主讲(二):Dylan Fish
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现从事织物代码研究与艺术创作
艺术家迪伦·费石(Dylan Fish)作为一名作品涉足于纤维艺术与科技领域多个方向的年轻艺术家,在讲座中剖析了他经由 “数码编织” 的艺术实践,所带来的织物之于 信息、数据、网络之间关联的体悟,这对他的艺术之路发展的影响和蜕变的历程。
HAWT IN HERE,2012
在这里停一下,2012
数码提花织机;羊毛、棉
JACQUARD GIF,2014-2016
提花·GIF,2014-2016
数码提花织物、马达、Arduino uno、光敏纤维
ENCRYPRED_ARCHIVE_03.FFF
ENCRYPRED_存档_03.FFF
数码提花织物、Arduino Due、19只编码的霓虹灯管
4张视频截图,展现了迪伦如何通过将文本转移为2进制的数据纹样,通过数码织机所编制的45.75米的“数据的织物”
迪伦剖析了他的艺术项目“encrypted _archive _03.fff”的开发和与创造过程,阐释了该艺术项目对他的重要意义,该作品是一个信息档案,同时它又是一种“织物”存储着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织物”作为数据和信息这样虚无缥缈的“相”,于现实层面投影的重要“界面”。
迪伦沿着这条线索探寻类似于“结绳记事”的古老文明,向同学们分享关于“织物”和编结,与信息处理、数据记录之间深刻的关联。
奇普(前哥伦布时代 印加人结绳记事装置)
贾卡尔提花织机 繁复织物的织造信息储存系统(穿孔卡片)
电动制表机 通过穿孔卡片进行信息的处理
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ENIAC 通过穿孔卡片于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输入
艺术家迪伦·费石 通过在相关领域的交叉点和边界上的研究,向同学们分享了信息进化的历程,展现了信息和数据的“形态”与“织物的界面“之间深深的羁绊。
通过两位艺术家丰富的讲座内容,分享行业内的动态、趋势和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由“纤维”、“织物”,之于多学科界域间 弥合、渗透的重要潜力,这也正是“纤维”、“织物”以及当代纤维艺术中所特有的,于数字技术时代语境中特殊“界面”的属性,将驱动更加联动的艺术与科技“交互织造”的未来。
讲座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 纤维艺术系主任:黄燕
项目主讲:郭耀先
工作坊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双十培育”国际工作坊项目第二期
项目主持: 黄燕
项目主讲: Maggie 0rth (美)、Dylan Fish (加)、郭耀先
项目助理: 刘嘉琛、程磊
翻译:刘嘉琛、周净
主办: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纤维艺术系
"Shuang Shi Pei Yu" the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project,China Academy of Art
Project Director:Huang Yan,
Lecture artists and speaker:Maggie Orth(America),Dylan Fish(Canada), Guo Yaoxian
Project Assistants: Liu Jiachen, Cheng Lei
Lecture Translators: Liu Jiachen, Roena Zhou
Organization:Fiber Art Department, Sculpture and Public Art School
文字/ 郭耀先
摄影/ 辛齐
图片/ 在线讲座录制截屏·艺术家授权
编辑/ 郭耀先、辛齐、姚皖情
审核/ 郭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