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之归】重磅艺术家之交融的间隔(三)
发布日期:2019/12/14 阅读数:

“无界之归”2019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于11月26日在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幕,11月26日、27日在浙江美术馆还举行了“线场——国际纤维艺术的多项链接”国际学术研讨会。

“无界之归”2019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已正式开幕,相信大家已经去美术馆大饱眼福,小编将带领大家详细了解各个单元下的重磅艺术家们。

重磅艺术家 之 交融的间隔

“交融的间隔”试图通过参展艺术家所具有的时代敏感度和未来预知性,将近三年国内外纤维艺术创作生态相对完整、集中地给予呈现,包括纤维艺术在全球化语境的相互交融的依存中,不断延伸与现实社会、日常生活、消费文化的介入性实践的殊异结果,以及构建纤维艺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性转化上的新维度。特别是纤维艺术在有形与无形、虚与实、光与影的间隔结构中,构成了个人对现实生存实在感受的多维生长的创作生态。

弗兰兹·艾哈德·瓦瑟Franz Erhard Walther

 

弗兰兹·艾哈德·瓦瑟,1939年生于德国。先在奥芬巴赫艺术学院学习应用艺术,后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在此之后,他为自己或观众创造了“行动的形式”。弗朗兹·艾哈德·瓦瑟进一步扩大了非形式艺术的规则,他的艺术创作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由人体(艺术家或观众)完成的对物体和情境的设计。通过邀请公众参与来完成艺术作品,艺术家希望在创作中能负责任,要求身心的融入。

 

弗兰兹·艾哈德·瓦瑟无疑是近几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几乎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他一样,能如此有远见、有成效地改变雕塑的界定。通过参与者和纺织雕塑,他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和放大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以及艺术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他还启发了许多当代艺术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德国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瓦瑟的作品曾参加哈洛德·泽曼策划的展览“当态度成为形式”(伯尔尼美术馆,伯恩,1969)和“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1972)。1970年他在美国参加的首个群展“空间”展出于MoMA。近期展览在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卢森堡,2015)、维尔斯当代艺术中心(布鲁塞尔,2014)、波尔多艺术馆(2014)和迪亚艺术基金会(纽约,2010-2012)等机构举办。

《盒子中的一半背心》Halbierte Weste im Kasten (für Jörg) 染色棉织物、木头/ Dyed cotton fabric, wood 尺寸可变/ Dimensions 1/3盒子约47cm×62cm,2/3背心约70cm×47cm,3/3背心约70cm×47cm/ 1/3 Box: H 47cm×62cm approx. 2/3 Vest: H 70cm×47cm approx. 3/3 Vest: H 70cm×47cm approx. 1984

 

瓦瑟对身体的兴趣延续到了作品《形式的回应》(1989—1990)中。这件作品由织物制成,挂在画廊里,其本身与发电厂里天窗斑驳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在悬挂作品的时候,参照了人体的尺寸和比例,而空间形态则要实现超越静态观看的个人体验。瓦瑟并没有把《形式的回应》的外在形态当作一件完成的作品,这件作品必须经过观众体验和身体感受。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瓦瑟放弃了对作品呈现的把控,呼吁每位观众为作品的最终形态做出贡献。类似于观众们在空间中的移动,作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步道》(1972)和《行动轨迹》(1997—2003)将在此次展览期间每周定期地展示和启动。如此一来,可以让观众们体验画廊的四面墙上的作品,以及滨水区外面的作品,在那里这些作品将改变人们对感受景观和融入景观的方式。

《两个演员,手的七个元素》Two Actors, Seven Elements For Hands 织物/Fabric 176cm×40cm×7. 1969

因此,根据瓦瑟的观念,艺术具有非物质的、表现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出现在人们观看特定作品时身心变化的过程中。艺术家的角色从具有特定意义作品的创作者,转变为对审美现象有意识和个人体验的促成者。这种倾向在瓦瑟的早期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比如1958年的《试图成为一件雕塑》,在瓦瑟用各种材料进行试验多年之后,终于在1963年发现了缝纫技术,一种能满足瓦瑟追求形式严谨的工作方法。1969年前他用这种技术创作的作品被收录到所谓的“第一组作品”中。这58件用坚固的面料缝制而成的个人作品共同组成了“第一组作品”,对瓦瑟来说,他所谓的“作品”或“行为艺术”只是“形式”,它规定了具体的行为模式,并依赖于一个或几个参与者的实际操作来获得一件艺术品的特征,而这个特征与行为本身相关。

欧尼拉·里道内Ornella Ridone

 

欧尼拉·里道内,1955年生于意大利北部的萨卢佐,她先是在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后来到波兰华沙与多位纤维艺术家共事,学习纤维和纺织艺术。

 

此后不久,欧尼拉·里道内移居墨西哥城,目睹了动荡且繁盛的艺术场景。她曾与土著居民一起开展人类学田野调查,也做过地景艺术的学徒,这些都激发她在自己的作品中追寻最基本和最原始的东西。她开始将空间融入编织结构,在空间里表现空的形式,如茧、棚舍、蛹等,任何类型的遮蔽物都赋予了一种新的永恒维度。

 

2000年之后,里道内用刺绣回归二维艺术。因此,她的想象表达也发生了转变,用线条构成的人物开始从充满深刻记忆的内心世界涌出。刺绣在艺术家和她的女性祖先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构建出来自阿尔卑斯山脉和匈牙利的女性形象,她们过去常用红线来装饰嫁妆和服装。《希洛·罗乔3047》这件多媒体装置就是献给她们的。她一直通过刺绣礼服来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虐待、逼婚、家暴、乱伦等。这些都呈现在多个展览中的作品里,如2006年的《新娘》和2016 年的《我的伤疤》。

 

她的作品中会周期性地出现服装。有时撕成布条,有时挂在20米高的窗户上,有时穿在没有头的布娃娃身上,有时裁切成纸样便于缝制,有时甚至拼接到一块组成一面17米长的墨西哥国旗上,如同在2018年创作的《从血液到萨维亚》和《在那里》中所呈现的。从这两面旗帜的装置,她开始了对国家身份的探索。她的关注点在不断地扩大,从自己到她的家庭,然后到这个越来越全球化世界中的人。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边界的冲突、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移民等似乎应优先分析和考虑。从 2013 年创作关于无家可归者的《上帝埃洛斯》装置开始,在她最近的作品里,种族主义和移民的后果都是非常关注的话题。

 

在过去几年里,她还参与了一个集体项目,与西班牙策展人巴勃罗·里科合作的作品《马特利亚》,将艺术创作和瓦哈卡的植物园艺结合起来,她目前就生活工作在这个墨西哥城市。越来越多的与土、水、火和植物等生命元素的互动,为她以表演和视频为媒介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

《物灵的困倦》Corn Spirit is Tired 棉布、刺绣和应用/ Cotton Cloth, Embroidery and applications 164cm×164cm 2002

《自传之三》Autobiography III棉布、刺绣和应用/ Cotton cloth,embroidery and applications 90cm×90cm 2002

特别选出参展“无界之归——2019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三件作品,创作于2000年初,那个时期刺绣是我作品的主要媒介。

 

其中两件作品选自《自传》系列,这个系列是在我意识到自己每七年经历一次生活巨大变化后而创作的。所以我决定记录那段时间最重要的事情。它们都绣在我从墨西哥城中央批发市场收集而来的旧白糖袋上,我经常从那里找到有趣而独特的“宝贝”,把它们作为绣花的底子。

 

《自传之三》是入选这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第一件作品,展现了我在刚刚成年时,在家里母亲与我和哥哥之间的互动。在创作系列作品的时候,我长时间地盯着空的白色袋子,让图像从潜意识中浮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清晰的洞察,就像打开了记录我个人历史书籍里的几页,寻找人与状况隐藏的动态,以及我生命中潜在力量的直觉。

 

第二件作品《自传之四》,讲述了我身怀双胞胎期间的故事。作品再现了我的两个胎儿在子宫羊水中潜水。这是一首生命的赞美诗,也是一种感恩之情,就是对能够孕育生命的感恩之情。两个宝宝在性格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表现在毛细血管的分布中:大脑区域给我昏睡不醒的儿子,而腹部给了我还没有意识的女儿。怀孕和照顾孩子成为女性最基本的事情,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生活和工作。

 

第三件作品《物灵的困倦》创作于几年之后,当时我决定将自己的一件衣服剪成缝制图案,然后将它同为我在墨西哥城盖房子的建筑师汗湿的汗衫拼在一起,在近九个月的时间里,建筑师几乎每天都穿着这些汗衫。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不同的性质结合起来,从男性和女性的力量的差异,到环境、文化和社会等多重差异,刻意地结束人类社会的各种分离现象。在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平衡后,这块布已经准备作为媒介绣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最新且令人警醒的话语,这类食品对社会里的每个人都是有害的。人类要减少分歧,才能共度即将到来的困难时期。

 

我发现玉米是墨西哥文化中最重要的食品。 

 

——欧尼拉·里道内

 

《自传之四》Autobiography IV棉布、刺绣和应用/ Cotton cloth,embroidery and applications 90cm×90cm 2002

 

伍伟Wu Wei

 

 

 

伍伟,1981年生于中国河南郑州。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居北京。伍伟的作品中充斥着触感欲望,涉及文明、野蛮、神话的议题,在材料与空间中寻找新的感受和可能。

 

他于2015年获第六届报喜鸟新锐艺术人物空间类大奖,2012年获第三届新星星艺术节艺术场大奖,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柏林参与国际艺术驻留。作品曾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白盒子艺术馆(北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列奥纳多·皮尔斯坦美术馆(费城)、UBC大学亚洲中心(温哥华)、户尔空间(柏林)、候鸟空间(柏林)、FLUC当代艺术空间(维也纳)等多家艺术机构展出,公共收藏包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白盒子艺术馆、今日美术馆、Bing3艺术基金等机构。

《无题》Untitled 纸/ Paper 39cm×39cm×30cm 2015

《虎落》The Tiger Falls 纸/ Paper 35cm×35cm×15cm 2018

《白虎-4》White Tiger-4 纸/ Paper 30cm×30cm×8cm  2015

《白泽图》Baize Tu 纸张/ Paper 110cm×79cm×70cm  2016

《虎变-2》Tigers Change-2 纸/ Paper  10cm×13cm×240cm 2015

《食指》Forefinger棉布材料/ Cotton 85cm×85cm×350cm 2009

当艺术家触及一种材料的时候,很多已有的经验是不能作为参考的,更多的是在过程中的体验,材料和技术也是连接个人内心世界的通道。在作品中,我将类似动物身体的纸质皮毛赋予反常的形态和色彩,经过漫长的制作过程,制造复杂的生长趋势,我希望观者得到直接的视觉感受。艺术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当下各类信息充斥,一方面减少了误读,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各种可能,而对于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清理,在个人线索中建立自己的逻辑,那么这个逻辑一定是跟个人有关而且只有在和个体联系起来的时候才具有合理性。从我的经验来说,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的时候,会逐渐发现一条相互联系的线索,从个人情感引发出对某种力量和体验的探求,进而从现实回到东方传统中的原始经验和精神性,在逐步纯化的语言中实现“物”本身带给个人的直接反应,是视觉的也是心理的,我试图在材料与空间中寻找一种纯粹而极致的直觉状态。

 

徐道获Do Ho Suh

 

徐道获,1962年生于韩国首尔,先后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和耶鲁大学,现生活和工作于纽约、伦敦及首尔。徐道获关注空间在物理和隐喻上的延展性,他通过限地创作的作品来质疑身份的界限,进而探讨个体、集体与匿名之间的关系。

 

2013年《华尔街日报》曾授予徐道获年度艺术创新人物奖。其近期个展和艺术项目:“家中家,家中家,家中家,家中家”(国立现当代艺术馆,韩国首尔,2013)、“徐道获:完美家园”(21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日本金泽,2012-2013)、“此间”(广岛当代艺术博物馆,日本广岛,2012)、“陨落之星”(圣地亚哥大学斯图亚特收藏馆,美国加利福尼亚,2012)、“家中家”(三星美术馆,韩国首尔,2012)和“维德兰大街18、12159”(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美术馆,德国,2011)。徐道获曾代表韩国参加2001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以及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10年利物浦双年展和2012光州双年展。

 

徐道获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洛杉矶郡立美术馆、明尼阿波利斯市沃克尔艺术中心、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首尔三星美术馆、首尔Art sonje中心、东京当代艺术博物馆、东京森美术馆,以及金泽21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门/ Gate丝、刺绣、不锈钢管/ Silk, embroidery and stainless steel tubes

 326cm×211cm×100 cm余德耀基金会收藏/ Collection of Yuz Foundation

 

徐道获从1994年开始从事“布料建筑”的创作。2005年的作品《门》是为纪念长达十年的对纪念碑形式的探索而创作的。这个雕塑脱胎于一系列艺术家称为“房屋”雕塑的三维作品。《门》用精细的半透明丝绸制成,结构和形状由金属框架支撑。门拱虽不牢固,但是溢出的光和空气使它看来仿佛悬在天空,因而使这件雕塑作品仿若幽灵,引起人对家的向往和对逝去回忆的哀叹。

 

近期将陆续推出“无界之归”2019杭州纤维艺术展艺术家简介,敬请关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