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之归】重磅艺术家之无边的抽离(一)
发布日期:2019/12/17 阅读数:

“无界之归”2019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于11月26日在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幕,11月26日、27日在浙江美术馆还举行了“线场——国际纤维艺术的多项链接”国际学术研讨会。

 

“无界之归”2019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已正式开幕,相信大家已经去美术馆大饱眼福,小编将带领大家详细了解各个单元下的重磅艺术家们。

 

重磅艺术家 之 无边的抽离

“无边的抽离”在由材质、工艺、方法所形成的纤维艺术特征之下,将人生的纠结穿越于现实紊乱的底线,抽离于以往纤维艺术所形成的创作秩序和不确定未来的过度纠缠。抽离之线并非自我设限,而是以纤维之力超越纤维,以相对独立、成熟与完整的个人化作品形态,将纤维艺术的创作提升到相互交错、演绎、转化的过程中。借此形成了这些难以终结的,并具有传统叙事的感应力、识别度,甚至紧张感的作品。

 

计文于 & 朱卫兵Ji Wenyu&Zhu Weibing

 

计文于,1959年生于上海。朱卫兵,1971年生于中国黑龙江。二人现生活工作于上海。他们用布这个软材料,以不激烈的方式来观察、体验和表达日常。主要个展:“上山·下山”(北京诺金酒店,2016)、“跟着!跟着!跟着!”(上海香格纳M50,2011)、“举花的人”(上海香格纳M50,2007);主要群展:“新物种——2018跨媒介艺术邀请展”(成都当代美术馆,2018)、Urban Touch(德国汉诺威浮士德美术馆,2016)、“时代转化的中国创造当代艺术展”(丹麦奥胡斯美术馆,2015)、“夏日之窗”(瑞士日内瓦ART&PUBLIC,2013)“、中国盆景——当代艺术家提名展”(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博物馆,2011)、“大草稿”(瑞士伯尔尼艺术美术馆,2010)、第六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2009)。

《瞧,上帝看着我们呢》 Behold, God Is Looking at Us 人造毛、铜丝、泡沫、布、线、填充棉、木框、绒线/Artificial wool, copper wire, foam, cloth, thread, wadding, wooden frame, worsted 164cm×164cm×82cm 2014

我们游玩,我们跳舞,我们工作,我们闲散,我们高兴,我们郁闷,等等,等等,我们像在一个小小的棋盘上,像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棋子被欣赏着、被掌控者、被拨弄着,我们像提线木偶一样被把玩着,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只有信服、虔诚、祈祷等等希望被保佑,我们崇拜它的威力,因为它能左右一切。其实我们的命运早就被注定!

《圣山不远》The Sacred Mountain Is not Far Away木框、布、铜丝、线、纱、泡沫、填充棉/ Wooden frame, cloth, copper wire, thread, yarn, foam, fiberfill  尺寸可变/ Variable size 2015

上面方框里的雪山,用白色线绣在麻布上,其他的山脉也用色相的麻布来做。3000cm左右长的软梯在空间中高低起伏,根据现场环境的需要来悬挂。上面还爬着十来个用布做的人,为有一定的可塑性用铜丝作为内心,并且为固定其宽度每隔50cm要焊上6cm宽的横档,然后再用本白色的线在其外面裹上编织软梯。每个梯级相隔2cm宽度,软梯一直延伸连接至下面的方框。下面方框内是用麻布做山丘,在其上面再做出绿草来。

 

在上面方框里,群山重重,其中最高最远的是雪山,也就是圣山,它在蓝天衬托下特别亮,特别艳,特别独目。从画面群山中引出一把梯子——一个很长很长的软梯,在环境中它弯曲、起伏、高低错落,象征着千山万壑,上面还有若干的人在软梯上向着圣山的方向爬着,爬着......软梯连接下面地上放着的方框,上面有比较低矮的郁郁葱葱的山丘,引向我们现实世俗的生活。

 

为了寻求真理,为了实现理想,我们奔向圣山。然后......我们走啊走......


我们爬啊爬......

《水很深》The Water Is Very Deep木、布、泡沫、铜丝、线、纱/ Wood, cloth, foam, copper wire, thread, yarn 210cm×75cm×16.2cm 2013

水很深,要过河,趟过去。这几乎把事情推到了一种莫名的状态,不知前路如何,不知会碰到什么险阻,不知会有多少深坑,不知会有多少次滑到,不知会有多少险恶,他们顶着水浪,摸着石头,一步,一扭,一歪,一倒,向前,向前,直向着彼岸。到了,再回头遥看,说了声“水很深”——更显意味深长。

《谈不拢》Compromise Failed 人造毛、布、填充棉/ Artificial wool, cloth, fiberfill 227cm×108cm×84cm 2018

桌上放有朵朵鲜花是为了活跃气氛,增进和谐,可两边的人物五人一组,动作一致,安排呆板,神情严肃,气氛紧张,彼此怀揣着利益的最大诉求,在极大的不信任中僵持着。

 

 

林仪Lin Yi

 

林仪,1989年生于中国广东潮州,先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分获学士、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杭州。林仪的创作涉及绘画、影像、多媒体装置、现场艺术、公共互动性作品等众多领域。参加的展览包括:“ZERO首届当代女性雕塑展”(北京零艺术中心,2013)、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太原美术馆,2014)、“中国姿态·第四届中国雕塑大展”(山东美术馆,2016)、“丝维越界:当代中外织绣艺术交流展”(苏州寒山美术馆,2018)、“神机妙算:世界织机的织造技术与纺织艺术展”(中国丝绸博物馆,2018)、“仰观俯察:2018国际艺术与设计邀请展”(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2018)、“混响时间:第三届纤维艺术新锐展”(杭州良渚文化中心大屋顶美术馆,2019)等。其作品曾被山东美术馆、韩国依恋集团等机构收藏。

 

林仪/ Lin Yi《这里什么都没有》There's Nothing Here行为影像/ Video of Performance 6’44”2019

在子母带的子带上循环反复地绣上“这里什么都没有”,再用母带将绣好的文字一遍遍地摩擦,最终形成一片凌乱的痕迹——“这里什么都没有”作为语言暗示着“这里其实有一句‘什么都没有’的话”,摩擦后的句子将会归于构成语言的物质,隐喻了“这里什么语言都没有”——这不禁使我想到世界远在语言之前,而语言仅仅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这里什么都没有”既是“有”和“没有”的辩证,也是语言之“词”无法达物质之“意”的矛盾。

 

米里亚姆 ·梅德雷斯Miriam Medrez

 

米里亚姆·梅德雷斯,1958年生于墨西哥城,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康考迪亚大学学习造型艺术,并在以色列耶路撒冷比撒列艺术设计学院任教。

 

1985年,米里亚姆·梅德雷斯在新莱昂州蒙特雷市定居;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她倾力于雕塑艺术创作;之后,她运用各种手法,尝试各种技术把控品质和工艺。这些探索为米里亚姆·梅德雷斯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奖项。包括第四届蒙特雷·芬莎双年展雕塑一等奖(1998)和国家创作者协会墨西哥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文化艺术委员会的“机构鼓励奖”(2006-2009年度和2010-2013年度)。米里亚姆·梅德雷斯曾在蒙特雷马可博物馆举办“1995-2008个人回顾展”,还曾在墨西哥与其他国家的公共和私人博物馆展出作品。即使运用的是抽象的手法,米里亚姆·梅德雷斯与物质世界的联系也一直存在着。女性人体是其关注的主体,也是其作品的永恒主题。在艺术史上,对女性人体的表现比比皆是,但通常是以男性的视角,并以色情的角度塑造的;然而,艺术家梅德雷斯的作品则是通过其自身的视角和内在的思索而完成的。在梅德雷斯的每一件作品中,由内而外、从亲密的题材到普通的题材都成功地传达了这种理念。其作品的精髓在于对手工的重视,通过灵巧的双手和触感赋予作品以雕塑感,她创作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表现了人类的心手相应,并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大门,带他们进入一个从未涉足的甚至是想象的世界。

米里亚姆· 梅德雷斯/Miriam Medre《谁在吃谁?》Quién se come a quién? (Who’s Eating Whom)z布料、刺绣和厨具/ Cloth, embroidery and kitchen ware230cm×80cm 2018

 

我们的身体是由进进出出的事物所定义的一个通道,第一层由器官构成,第二层由文化构成。这个管状物讲述了身体的故事,它与消费品的关系扩展到了所有可烹饪的对象,包括可食用的各种动物,以及等待着在大地上自然生长的植物。受到自身消费的制约,我们与自己和周围相遇的人有着完全的依存关系。

 

卡罗莱纳·埃斯特拉达Carolina Estrada

 

卡罗莱纳·埃斯特拉达生于一个小编织工坊之家,自孩童时代编织就构成了其生活的一部分。在美术学院就读期间,卡罗莱纳开始了解祭坛装饰(用微型盒子描绘历史、宗教和日常事物的一种秘鲁民间艺术)工匠特奥多罗·拉米雷斯的作品。秘鲁的民间工艺依然沿袭传统的做法,既不允许描绘重要社会话题,也不允许使用非均质的材料。相比之下,拉米雷斯精致的祭坛装饰表现了阿亚库乔(秘鲁内部武装冲突的中心)的社会暴力,并用朴实无华的材料创作而成。

 

在卡罗莱纳所制作的服装里,古老的安第斯语言、殖民技术的遗产和当代社会想象形成了对话。其兴趣在于描述一种可以称之为“共和党编织风格”的东西:通过多种编织技术将秘鲁历史的符号并置在一起,但也与织物的商业路线有关:从前哥伦布时期到殖民地时期,乃至阿拉伯纺织实践。不仅如此,她还喜欢将从安第斯到利马的移民时期同时出现的两种文化并置在一起,用殖民地时期的锦缎与灯芯草雀(用于建造利马移民所居住的棚户区房屋)材料设计垫子。

 

因其延展性,卡罗莱纳得以用新方法创作装置作品、干预性作品或其他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人与人之间文化和社会的介质,彰显其构成城市社会的“结构”。卡罗莱纳的目的在于理解如何把编织艺术作为视觉语言和触觉语言运用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为民族观念确定新的理念,继而充当强大的社会介质。

卡罗莱纳· 埃斯特拉达/Carolina Estrada《原始档案》Archivo Nativo材料:铜线、天然羊驼毛、骆马毛、人造毛;工艺: 四轮织布机和腰机300cm×150cm 2019

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会有不同颜色山丘。秘鲁就是其中之一。

 

距库斯科市100公里、海拔5200米,靠近阿森盖特山的维尼昆卡(Winikunka)或七色山在安第斯世界里被认为是上帝之山或者神山。由于矿物成分复杂,这座山颜色深浅不一。在地理上它属于皮图马卡人,被称之为塞罗科罗拉多(CerroColorado)。

 

七色山处在加拿大卡米诺矿业公司(Camino MineralsCorporation)矿区的中部。为保护其自然美景,三年前被列为自然历史遗迹。然而,这种保护是出于旅游业发展的利益,而不是因为它的文化意义。

 

另一方面,七色山(有时也被称为“彩虹山”)还可以看作全球变暖的一个现象。在气候变化方面,秘鲁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国家之一,过去四十年,秘鲁一半的冰川已经消失了。全球变暖对安第斯山脉有相当大的影响,彩虹山所在的维尔卡诺塔山脉的冰川已经减少了超过三分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在2018年的一份声明中警告,全球变暖对秘鲁造成的影响令人担忧。

 

千年之后,七色山的彩色地表层会是什么样子?它会被污染和融化吗?

 

通过一个基于视觉节点的视觉软件,我们发现彩虹山的颜色会受到全球变暖、氧化以及时间三个因素的印象。这些生成的数据接下来会应用到一个新的纺织图案中。

 

在作品的创作阶段,我将用四轮织布机、铜线和天然染料染色的羊毛球。通过反思气候变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将这些古老的知识应用到当下的语境中,让其发挥作用。

 

近期将陆续推出“无界之归”2019杭州纤维艺术展艺术家简介,敬请关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