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璠

陈若璠1996年出生于湖北,⽬前⽣活⼯作于上海,拥有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艺术硕⼠学位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荣誉学⼠学位。她常通过绘画、装置、影像等创作方式,聚焦于⼈类情感于毫末处⽞机万变的更迭和流动,并细致⼊微地遴选、描绘寄托情感的载体,和其间微不可察的变化。流转于多层屏幕世界与肉身现实,她常将记忆与情绪缓存于事物之中,试图以此介入它们的生命曲线。而因她关注与“慢”相关的时空节奏和生态性状,这些事物的构建过程时常展现一种慢性的、无显著特征的、不致命的、不剧烈的、不属于明显侵犯与被侵犯的、惰性的、让生或让死的、待命侯召的状态。若璠将可编辑或编织的技术过程作为模糊虚拟与真实之间边界的有机方式,一方面将屏幕世界中的像素点视为肉身世界的组成基质,另一方面不将二者差异强加于观者。在过往系列作品中,陈若璠关注由自然与人相互构筑的地缘记忆,并将自身情绪注入其中,以此探索她与世界之间的微妙关系。

她的近期个展及个⼈项⽬包括:“慢钟”,Gallery Func,上海,中国,2023;“⽩桃”,宝⻰艺术中⼼,厦⻔,中国,2020;“Property of Neutral”,Paper Gallery,Manchester,英国,2020;群展包括:阿那亚⼤地艺术节,河北,中国,2023;“弗⾥兹博览会期间的8位中国艺术家”,Gallery Rosenfeld,伦敦,英国,2022;“Romantic Street Dance”,弥⾦画廊,上海,中国,2022;“PROXY”,Cromwell Place,伦敦,英国,2021;“Media Art; reinterpreted time”,Saatchi Gallery, 伦敦,英国,2021;“低烧”,当代唐⼈艺术中⼼,⾹港,中国,2021;“接⼒”,元典美术馆,北京,2021;“相变”,⻄岸艺术中⼼,上海,中国,2020等。她获得的奖项包括:UCCA x 新天地艺术“燃冉”⻘年艺术家奖,上海,中国,2023;⼊围英国皇家学院2023夏季展,伦敦,英国,2023;⼊围英国伦敦 “新当代 ”艺术展,2022;Galerie Biesenbach “ART MATTERS 2 ”荣誉奖,科隆,德国,2020;国际雕塑中⼼杰出学⽣奖提名;当代雕塑奖成就奖,纽约,美国,2019。

介绍来自艺术家本人和BANK画廊

《登岛日记》真丝、聚酯纤维混纺;2’’16 多屏动画250 x 140 cm对照着在那边的文字里记录的天气和心情,用软件模拟出日记里当天的风,太阳光,湍流,海面的形态也就根据风捏成了。日记里的心情也成了影响很大的气象因素。
《软窗》,木头装置部分:橡木、磁铁、钢钉、硅胶、弹性混纺;悬挂部分:沙子、石头、棉线、木屑、钢丝,265 x 242 x 180 cm / 49.4 x 18x 84.7 cm;100 x 100 x 150 cm《软窗》系列:装置的主体被风压到歪斜,倒到地平线以下,全球变暖的带来的极端天气正在成指数倍上涨。“10.16 依旧 15级大风 多亏了被钢丝绳紧紧拉住的小木屋,这几天真的还好有你。” 日记中对小屋说的话。有些压迫式的狭小空间让我第一次和建筑距离这么近,避难所变成了另一层衣服。...
《软窗》II木头装置部分: 橡木、磁铁、钢钉、硅胶、弹性混纺;悬挂装置: 沙子、石头、木屑、棉线、钢丝310 x 52 x 185 cm;100 x 70 x 0.1 cm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