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毓&郭建平

李军毓,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教师。202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主攻纤维艺术方向,师从施慧、杨振宇教授。2017年毕业于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纤维艺术专业并获艺术硕士(MFA)学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近期参展:“镜中迷宫”第六届纤维艺术新锐展、保加利亚“经纬论道”——中国当代书法与纤维艺术展、第六届“薪技艺”国际工艺美术巡展、“颠覆之线”第五届纤维艺术新锐展等。作品曾被美国染织艺术中心(Textile Arts Center)、美国特拉华州立美术馆(Delaware Art Museum)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郭建平,浙江传媒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主要从事当代艺术创作与研究,创作方向:媒介与影像艺术、装置艺术;研究领域包括:艺术哲学、当代艺术理论与思潮研究,以及艺术传播与媒介考古学等研究,曾出版著作《从物到事件》。

介绍来自艺术家本人


《FAM:000-∞》,木窗、棉线、菲林片、显示屏、感应摄像头,根据空间可变,2025
“家庭”早已不再是一个以血缘、婚姻、代际为基础的封闭单位,而是一组可变的、流动的、异质的关系节点。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结构正在消融,而亲密性、陪伴、共同生活的经验却在不断生成新的“家庭单元”。
《FAM:000–∞》 是一个关于家庭概念重构的多维作品系统。它通过蕾丝编织复刻着人类缔造“家庭”的“合影”,并将这些图像置于旧窗框之中,构成一个关于时间、记忆与身份的视觉档案;在部分“窗框”所限定的结构中,观众参与观看的同时也被实时捕捉并生成临时“家庭合影”,影像通过算法方式重组着彼此的面貌,生成“家庭单元”。这些单元被命名为 NODE(节点),采用如 NODE–α1、NODE–β3、NODE–Ω0 的编码命名系统,每一个“家庭”都是网络中的独立节点,而作品整体构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行动者网络”。在 《FAM:000–∞》 中,“000”并非普通数字,而是一个具有符号性的编码起点,它代表传统家庭的模式化结构——生成着制度化的三点模式(如父、母、子女)、亲密/抚育/共居的基本单位;“∞”则表征家庭结构向未来无限延展的多样性。这一系统指向家庭从规范模型的出发点,走向一个开放、多元、流动的亲密关系宇宙。在这个网络中,NODE 不再是“家庭的一员”,而是一个完整的、并列的家庭单元本身——它既是传统的核心家庭,也是当代意义上的共享住所、宠物关系、精神纽带,甚至是虚拟存在所构成的家庭。NODE之间无中心、无谱系、可随时重组,构成一个生成式、非等级的亲密结构。
最终,通过“窗”这一古老的边界、观看,以及隐喻性装置,让我们既看到过去的家庭样貌,也参与到“当下/即刻的家庭建构”之中。观众的加入,不是被动观看,而是主动参与着建构。
作品照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1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