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琛

刘嘉琛,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纤维艺术系教师,湖北武汉人,现生活和工作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纤维与材料研究专业,是美国芝加哥Luminarts文化基金会评选的2018年“年度视觉艺术研究员”。

纤维艺术装置《造“景”》获得“林风眠创作金奖”,数码编织艺术作品《light of fire/the water in sea》参与第十六届国际壁挂三年展并被波兰中央纺织博物馆永久收藏。刘嘉琛的作品曾多次展出于国内与国际艺术展览中,例如美国,加拿大,韩国,波兰等不同国家。2021年在美国Manifasto画廊举办个展“Rough Translation”,2019年由LVS画廊代理展出于亚洲青年艺术节。她的作品是通过一种建立在数字化语言上的纤维艺术媒介,运用手工编织与数字化结合的方式去实现用虚拟建构真实的过程,也想通过作品引发人们关于信息化时代的思考。


《困兽》,羊毛线、涤纶线、塑料绳、金属丝、真丝欧根纱、涤纶线、显示屏、led灯珠、亚克力、数码编织、综合拼贴、刺绣,500x500x400cm,2025
《困兽》是一件融合数码编织、综合拼贴与刺绣等多重媒材与技法的当代纤维艺术装置,构建出一个如幻似真的触感空间。在此,线成为数据的延展,图像成为感知的容器,技术不再只是工具,而是一种语言、一种有呼吸的纹理。作品以半圆形的结构呈现,犹如一个未完成的环形程序——封闭却仍保有运算的可能性。它既像一段逻辑的回环,又如记忆中无法逃逸的路径。观者步入其中,仿佛步入了一个数据驱动的感知场域,身体与织物、光与影交互编织,在不稳定的秩序中生成新的存在状态。图像在数码编织技术的演算下被拆解、重组,化作层叠分布的色块。色彩规律地延展,如像素矩阵中呼吸的网格,边界虽不锋利,却无法穿越。技术于此不仅生产视觉,更制造限制与节奏。
《困兽》不是一件静态的作品,它是一段算法未完成的过程,一个供感官捕捉的模拟宇宙。当观者步入其中,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成为一个节点——一个被感知也在感知的存在。他们的移动改变了光线与阴影,也激活了作品内在的结构逻辑。
1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