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歆珣的艺术创作以日常生活实践为切口,析掘材质、物的“社会质感”,以材质作为一种创作语法,将技术作为一种材料,研究“过程中的物”来表达某种当下的社会现象,近期比较关注“齐物论”、“新物质主义”、“全球化拼贴”、“包装”等所映射的当代关系,探索 “物”、“质” 在当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与表达潜能。形式语言主要包括纤维艺术、装置,也涉及影像、行为、绘画等。2019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2012年获马爹利艺术基金会 “关注未来艺术英才”最高奖 “英才奖” ,2017年北京今日美术馆“王式廓奖”提名等奖项;2012年曾由今日美术馆和马爹利艺术基金会资助赴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驻留和游学;2019年-2020年赴德国柏林艺术驻地3个月,2024年8月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艺术驻地1个月。也曾作为策展人2018年于上海BANK画廊策划 “0:00”纤维艺术新锐展;作为联合策展人策划“缓存在”——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等。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纤维艺术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工作生活于杭州。
近期个展和个人项目有: 2024年,“有事也没事”应歆珣个展,1000 PRESS,杭州,中国;2024年,“后伊甸园” GATE27驻地个人项目,伊斯坦布尔,土耳其;2024年,“过曝的‘金丝绒’”,苏州当代美术馆空间生产力个人项目,苏州,中国;2023年,“红色伊甸园”,卑尔根,挪威;2022年,“景观疗养院”应歆珣个展,上海宝龙美术馆,上海,中国;2019年,“天鹅绒”,参艺术空间,宁波,中国。
作品曾参加过多个机构举办的群展,其中包括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民生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浙江美术馆、上海BANK画廊、澳门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偏锋新艺术空间、谢子龙影像艺术馆、银川当代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等。作品也出现于德国、日本、挪威、保加利亚、土耳其等国家的展览。其中包含威尼斯双年展和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展览“完美之路”——杭州,马可波罗的“天堂之城”;第一届和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应力场”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另眼-性别与媒介之间”国际当代艺术展;“亚现象”首届CAFAM 未来展提名展等。
公共收藏:伊斯坦布尔GATE27、今日美术馆、马爹利艺术基金会、王式廓基金会、上海宝龙美术馆及其他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