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齐扎·卡迪里

Aziza Kadyri(生于1994年)是一位来自乌兹别克的跨学科艺术家,专注于纺织品、实验服装、表演实践和沉浸式技术。Kadyri以融合了协作和跨学科方法为基础,力图催生新的物理和数字沉浸式体验。她还对当地社区的参与式实践充满兴趣。她的项目探讨了关于移民、无家可归问题、社会能见度(与不可见度)、身份、去殖民化、女权主义和语言的消失等主题。Kadyri是塔什干草根女权主义团体Qizlar的联合创始人。

Kadyri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了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 Arte),参展作品为《不要错过军械库的线索》(Don’t Miss the Cue in the Arsenale)。她的作品曾在如下展会与机构展出:意大利米兰东方当代美术馆(2024);意大利都灵当代艺术博览会(Artissima)(2024);德国柏林Zilberman 艺廊(2024);德国柏林KINDL当代艺术中心(2024);英国伦敦普希金之家(2024);英国伦敦德尔菲纳基金会(2024);德国柏林nGbK/ Bethanien美术馆(2023);德国柏林比斯多夫宫(2023年)、布拉格四年展(2023)、雅典数字艺术节(2021、2022)等。Kadyri拥有清华大学时装学士学位和中央圣马丁学院表演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



不要错过线索,丝绸、棉花、粘胶,4 × 3.85 m;4 × 3.85 m;2.5 x 3.85 m;2.5 × 2.6米, 2024
这件另类神话创作项目以中亚传统刺绣工艺苏扎尼刺绣为的基础,力图重新掌握历史和当代的话语权。该作利用基于 Stable Diffusion 数据集定制的AI图像生成器,重新诠释该苏扎尼刺绣的纹样,这种纹样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将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历经几个世纪传承至今。该过程将一个传统苏扎尼刺绣纹样作为初始图案,随后完全依靠AI自身的视觉感知进行分析和重构。
艺术家将AI生成的图像进行解读并再次输入系统,如此循环往复多次。通过这种迭代的过程,一系列的图像逐渐显现而出,记录着图案的渐变过程。在生成的过程中,完全摒弃文字,取而代之的是在视觉语言的领域内展开的对话。这种方法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苏扎尼刺绣的符号语言如何承载当代生活的新内涵?
这件作品批判性地审视了技术架构下的偏见,这些偏见往往未能认识到中亚文化和更广泛的全球南方文化中的细微差异。它力求唤起我们对集体记忆的反思:人工智能和全球化如何重塑了保存历史的方式。个人是否依旧是维护文化记忆的主动传承者,抑或说这个角色早已被技术接管?
图片由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艺术家本人及米兰东方当代艺术馆提供。
图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