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奥尔塔+豪尔赫·奥尔塔

露西·奥尔塔(Lucy Orta),1966年生于英国;豪尔赫·奥尔塔(Jorge Orta),1953年生于阿根廷。露西与豪尔赫·奥尔塔作为艺术家搭档,其合作实践跨越绘画、雕塑、表演等多种媒介,致力于以视觉艺术回应当代社会与生态领域的关键议题。其代表性作品系列包括:《避难服》与《身体建筑》(Refuge Wear & Body Architecture)——一种融合服饰与建筑的便携式生存结构;《连结建筑》(Nexus Architecture)——探索社会关系的新型构架;《园艺回收》与《七十乘七·共享餐》(HortiRecycling & 70 x 7 The Meal)——反思全球与本地的食物链与集体饮食的仪式;《奥尔塔之水》与《云》(OrtaWater & Clouds)——关切水资源短缺及其污染与企业控制的问题;《南极洲》(Antarctica)——以气候变化与移民流动为主题;《亚马逊》(Amazonia)——聚焦生态系统之间的交织与物种共存的价值。

作为其在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贡献与影响力的肯定,两位艺术家曾获安迪·沃霍尔视觉艺术奖(2001)以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自然世界博物馆联合颁发的绿色叶子奖(2007),后者在奥斯陆诺贝尔和平中心颁授,以表彰其艺术在环境议题上的卓越表达。2013年,其大型装置《云·气象》(Cloud Meteoros)作为首件作品,获选于伦敦圣潘克拉斯国际车站“平台之线”(Terrace Wires)公共艺术项目中展出。

[1] [2] [3] 下一页

群岛(丝绸之路南海 - 孟加拉湾),来自东南亚、中国、日本的纺织品、玻璃珠、丝绸和亚麻刺绣,150 x 150 cm,2017-2018
2017年,露西·奥尔塔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驻地创作期间,对爪哇蜡染(Javanese Batik)产生浓厚兴趣。历史上,蜡染图案常承载复杂的空间想象与族群经验,其抽象构图描绘着村落、墓地与农耕周期等集体生活的地理叙事。鉴于印度尼西亚由逾一万七千座岛屿构成,这种图案化织物也极有可能在过去兼具航海导航之用。
在《群岛》这一系列中,露西·奥尔塔延续纺织物作为叙事载体与航海工具的文化功能,创作出一组“织物地图”——以新加坡市场搜集的印尼蜡染、中国提花、日本织纹、马来刺绣等当代织物,象征新加坡多族裔社群的组成,也折射其历史上作为海上贸易港口的节点地位。
作品运用传统贴花(appliqué)技法,将不同的布料图案层叠缝合并填充凸起,模拟岛屿地貌。拼布“群岛”上镶饰三维丝绸花朵贴饰与玻璃珠刺绣,这些材料在历史上曾通过南海与孟加拉湾的“丝绸之路”被广泛贸易流通。整组作品最终被安置于大型亚麻画布上,画布以17世纪早期的海图为蓝本,绣有航线与指南玫瑰图案。奥尔塔所绘制的是一种想象中的岛屿景观:布满繁复花卉纹样,植被丰饶,充满诗意与虚构的生态繁荣。
通过纺织这一媒介,《群岛》回应了自古丝绸之路至今“一带一路”倡议所连接的横贯亚欧的政治与经济网络及其深远影响。作品映射出这些跨大陆流动如何在文化与生态层面塑造了区域结构——从多元文化交汇,到棕榈雨林的大规模砍伐所导致的碳排放危机。岛屿上静默绽放的花朵既象征自然的坚韧与再生,也构成一份温柔而坚定的诗性呼吁:呼吁我们在当下全球语境中,重新审视人类行为对地球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作品照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1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