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凡尔赛国立建筑学院视觉艺术系教授
2009 受难修女画廊,巴黎,法国
2011 德拉克罗瓦之梦,MACRO,罗萨里奥,阿根廷
奔向爱,布宜诺斯艾利斯法国人联盟,阿根廷
克莱潘赞礼,图尔高等美术学院,法国
《德拉克罗瓦之梦》,彩色录像电影,55分钟
2012 弯曲的菲罗扎巴德手镯,图像艺术中心,兰尼昂,法国
2013 真实电影节,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
圣火麦森塔尔, 布瓦莱尔画廊,南锡,法国,
《从伦勃朗甲壳虫乐队》,美术宫,布鲁塞尔,比利时
2013 吹动手镯生产,拉马里夏勒里—当代艺术中心,凡尔赛,法国
2013- 《白羊座》,录像电影,54分钟
《菲罗札巴德》,彩色录像电影,64分钟
《组曲》,彩色录像电影,114分钟
弗朗索瓦·戴罗将自己定义为旅行艺术家。虽然旅行这一概念会阻碍对原始方式(这个术语的完整含义)的深刻理解,但一切都源于通过行走去迁徙、去旅行、去探索、去发现这样的想法。
他认为旅行是为了邂逅不同文化,而不是为了填补现代空虚感。这样才能从传统意义上理解那些经常被忽视或被当作民间传说的人类活动。所以,艺术家尝试在工作室中心开发出相关项目,以更好地让人们认识世界、接受世界。形状和意义的践行通过材料演变。经验和隐性知识通过重复、循环、交流和更新来获得,通过材料的多样性、灵敏度和触觉能力来表达。材料经过转变,甚至会变质。旅行与维克多·谢阁兰提出的“多样性美学”有相似之处吗?但是,这里能看到的是对商业异国情调的不断拒绝,是殖民主义观念不可避免的后果。“这仅仅是我作为一名艺术家自己的愿景,同时也属于全世界:发现世界,提出自己对世界的期许”(维克多·谢阁兰)。
通过作品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把握世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有机过程。如果“每个年代和社会都重新创造自身的‘他者’(爱德华·W·赛义德)”,弗朗索瓦·戴罗清楚地认识到他者和他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性仅仅存在于完成的作品中。通过这种方式,他经过观察、建模、分离不断重复的生产模式发现了共性。 弗朗索瓦·戴罗认为,印度、中国、摩洛哥的手艺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立了联系,由此怀旧之情渐渐减少。
这部作品揭示了各种干预模式、风格和生活的多样性叙述,这些都属于人类本质,与人类本质相关。“多元化是人类行动的前提,因为我们本质都一样,即通过多元化,人与人就会产生差异,不管是古人、今人还是未来的人。”(汉娜·阿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