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冢爱子

手冢爱子

日本/德国

 

手冢爱子1976年生于日本东京,现居德国柏林,主要在东京与柏林两地活动。

手冢爱子2001年获武藏野美术大学绘画专业硕士学位,师从雕塑家户谷成雄。随后她进入京都市立艺术大学艺术研究部攻读绘画博士,师从画家宇佐美圭司,并于2005年毕业。2010到2011年间,手冢爱子在五岛纪念文化基金的资助下,在英国伦敦工作。次年,她获得日本政府艺术家海外留学奖学金,前往德国柏林生活。手冢爱子于1997年探索出一种把成衣面料拆散的工作方法。自那以来,她通过对历史性物件的处理和引用,持续探索出新的结构形式与创作方式。近来,手冢爱子的作品于多地展出,包括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福冈市美术馆、日本国立新美术馆、兵库县立美术馆、丰田市美术馆、荷兰蒂尔堡纺织博物馆、瑞士约翰·雅各布博物馆、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等。

确定性/熵(日本6) 

由艺术家设计的被解开的彩线织物 木制框架

200×208.5×2厘米(装置尺寸);130×208.5×2厘米(作品尺寸),织物长260厘米

 

《确定性/熵》系列是专程为了2014年爱子在新加坡爱马仕的个展制作的。她设计了这四种织物,交由荷兰南部蒂尔堡“纺织实验室”纺织博物馆,由他们专业的纺织工匠手工织成。爱子长久以来渴望设计出自己的面料,以此在作品中强调她这一成对的核心概念“拆解与重新编织”。

《确定性/熵(日本6)》引用了日本8世纪的绀地花树双鸟纹夹缬布料,并把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图案化成花朵的一部分,洋洋洒洒地铺在面料上。这些现代符号包括版权标志、@标志、核标志、生命标志、和平标志、信用卡公司商标、基因图、放射线标志、胎盘图、子宫图、生物危害标志等等。随着经纬线的穿梭,这些来自过去与当下的现代符号被层层编织成同一片布料,到最后,又被拆解散开。

爱子一直通过纺织品及其图案研究古代、前现代和当代的世界。对全人类来说,自相矛盾的欲望和不为人知的、奴隶的劳作是普遍又永恒的。她在这个项目中使用的织物来自古老的工艺,尽管最早设计和制作这种工艺的织匠都早已不在人世,爱子仍然追思他们,或许还与他们产生共鸣。经历这项研究之后,她决定将古老的织物和当代符号交织起来,打造属于她自己的面料。

当这块布料被像爱子这样的创作者再次亲手解开时,过去和现在的文化开始融为一体,最终成为爱子自己的织物甚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织物。很久之后的某天,当创作者已逝,或许会有人发现它,并凭着这块布料想象她所生活的时代。就像爱子喜欢博物馆和书籍中展示的老挂毯和小雕像,因为它们会邀请她进入创作者生活和呼吸的那个世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