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之归”倒计时18天】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即将开幕
发布日期:2019/11/09 阅读数:

 

“无界之归”2019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将于11月26日在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幕,11月26日、27日在浙江美术馆还将举行“线场——国际纤维艺术的多项链接”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第一届艺术家回顾

在期待“无界之归”2019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同时,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13年第一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纤维,作为一种眼光”参展艺术家们的精彩作品。

 

格哈达·阿曼&雷扎·法尔克霍德 Ghada Amer & Reza Farkhondeh

格哈达·阿曼1963年出生于开罗,法尔克霍德童年出生于伊朗。阿曼和雷扎·法尔克霍德在法国尼斯相遇并一同获得了法国当代艺术学校的美术硕士学位。虽然这两名艺术家在创作上合作了将近二十年,但是直到2007年他们才在韩国国际画廊举办了第一次的合展。接着,他们于2008年春季前赴蒂娜·金姆画廊。他们曾进驻多处艺术研究机构:新加坡泰勒版画研究院、纽约佩斯画廊和尼曼版画研究中心。

格哈达·阿曼&雷扎·法尔克霍德 Ghada Amer & Reza Farkhondeh《小虫和恋人》The bugs and the lovers. 2008 

格哈达·阿曼和雷扎·法尔克霍德在有机协调过程中使用重复的主题和题材。阿曼的作品用壁挂描绘了一堆抽象细腻的线条。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线条组成了一个丰满女性的形象,与法尔克霍德描绘自然的图解技术形成对比。在《小虫和恋人》中,格哈达·阿曼和雷扎·法尔克霍德探索了艺术史上对女性裸体的完美诠释和女性作为人类自身所具有的性征之间的差异。《小虫和恋人》描绘了一个裸体女人和她的爱人躺在玫瑰和昆虫之中。

 

 

菲利普·比斯利 Philip Beesley

菲利普·比斯利的艺术实践包括数码媒体艺术实验建筑。他是加拿大多伦多跨学科设计公司菲利普·比斯利建筑的负责人。比斯利获得皇后大学的美术学学士学位并且获得了多伦多大学建筑方面的专业学位。获得荣誉包括建筑罗马奖(加拿大)、西班牙VIDA11.0一等奖、远东国际数码建筑设计奖(FEIDAD)并代表加拿大参加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

格哈达·阿曼&雷扎·法尔克霍德 Ghada Amer & Reza Farkhondeh《小虫和恋人》The bugs and the lovers. 2008 

菲利普·比斯利追求的是基于密切联系的作品。作品开始让人感到很安静,但为了创作出轻便的谐振式脚手架,在斜肋构架和纺织品结构之后呈现出梦幻般的晶莹剔透的形式。简单的计算机装置和传感器网络能跟踪观众,提供证明我们存在的肌肤轻微运动的细小增量,然后反馈给我们,让我们开始感觉到一种逼真愉悦的建筑风格。这种空间的结构引人入胜,带给人强烈的震撼。

 

约瑟夫·博伊斯 Joseph Beuys

约瑟夫·博伊斯1921年生于德国克列弗尔德。1947年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师从约瑟夫·恩赛林、艾瓦特·马塔利等人。1958年至1961年,其作品多使用铜、木头、毛毡、油脂、骨头、蜂蜜等材料。1963年至1974年,他在脱离激浪派后进行过很多行为艺术活动。在这几年中他积累起了国际声誉。1976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79年参加圣保罗双年展,并多次参加卡塞尔文献展。1961年被母校聘为教授,然而他本人并不喜欢学院僵化的制度。1967年建立了德国学生党,因与学校的矛盾在1972年被开除。1978年由于学生们的支持又恢复了他的教授名誉。1986年,博伊斯逝世于德国杜塞尔多夫。

约瑟夫·博伊斯 Joseph Beuys《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Ja Ja Ja Ja Ja;Nee Nee Nee Nee Nee. 1968

博伊斯的作品充满隐喻,很多创意源于他童年和二战中的经历,作为空军飞行员,曾受伤降落在苏联领地,被当地鞑靼人救起后用毡毯和动物油脂包裹身体保暖救治。因此他的很多创作运用这两种元素。其很多毛毡作品的出现和意义在于它承载着强大的能量和人性的温暖,及对社会政治文化反思的立场和社会责任。他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社会雕塑”和“扩大的艺术概念”学说具有社会前瞻性。其从人智学的心灵教育中汲取的艺术理念,以及从事的艺术实践,承接着二战的创伤,亦倡导着冷战时期社会政治文化新方式,展现出以艺术的方式解读自由与人性,彰显出了充满灵智的世界观。作为二战之后艺术转型的关键人物和代表人物,成为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尼克·凯夫 Nick Cave

尼克·凯夫是一位先驱、艺术家和教育家。他利用各种媒介,包括雕塑、装置、视频、声音和表演,使其创作游走于视觉艺术和行为艺术之间。他的个展跨越全球,从美国到法国、非洲、丹麦、亚洲、南美,再到加勒比。他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我找到了我的过去和现在......我要寻找我身后的足迹。”凯夫同时也是芝加哥美术学院的教授。他获得了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美术硕士学位和堪萨斯艺术学院美术学士学位。

尼克·凯夫 Nick Cave《音套装Gestalt 》Gestalt.2012 

尼克·凯夫在美国、欧洲和非洲完成了多个他自称的“梦想工程”,包括美国纽约中央火车站的《听见·纽约》。他获得了诸多重大奖项和荣誉,对他的专题报道也遍布全世界。

 

弗朗索瓦·戴罗 Fransois Daireaux

弗朗索瓦·戴罗将自己定义为旅行艺术家。虽然旅行这一概念会阻碍对原始方式(这个术语的完整含义)的深刻理解,但一切都源于通过行走去迁徙、去旅行、去探索、去发现这样的想法。他认为旅行是为了邂逅不同文化,而不是为了填补现代空虚感。这样才能从传统意义上理解那些经常被忽视或被当作民间传说的人类活动。

弗朗索瓦·戴罗 Francois Daireaux《地毯  套房24》Carpet  Suite 24. 2013

所以,艺术家在尝试在工作室中心开发出相关项目,以更好地让人们认识世界、接受世界。形状和意义的践行通过材料演变。经验和隐性知识通过重复、循环、交流和更新来获得,通过材料的多样性、灵敏度和触觉能力来表达。材料经过转变,甚至会变质。旅行与维克多·谢阁兰提出的“多样性美学”有相似之处吗?但是,这里能看到的是对商业异国情调的不断拒绝,是殖民主义观念不可避免的后果。“这仅仅是我作为一名艺术家自己的愿景,同时也属于全世界:发现世界,提出自己对世界的期许。”

 

克里斯托 Christo Javacheff

克里斯托和简尼·克劳德在艺术生涯上的合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巴黎,他们耗时40余年,共同创作出跨越全球的著名艺术作品,包括“门,中央公园,纽约,1979-2005”以及“包裹的德国国会大厦,柏林,1971-1995”。通过创作那些设计上真正具有瞬间效果的临时作品,这对充满活力的独特组合共同改变了“公共艺术”的概念。他们的项目经常需要耗费数十年才能完成。从提议到安装阶段,需要相关团体参与艺术和环境的有关讨论。

克里斯托 Christo Javacheff《在河上》Over the River. 2006 

克里斯托 Christo Javacheff《早期作品》Early Works. 2001 

克里斯托的作品跨越国界,无法简单地归于一种类别,并且勇于拥抱矛盾。他的创作主要以纤维为材料,跨越了城市和乡村的风景地貌,跨度甚广。他的作品经常以大块的窗帘或包布形式出现,比如建筑物、海岸线、桥,或者一些能够围绕岛屿或类似大型雨伞的物品。

 

 

梁绍基 Liang Shaoji

梁绍基1945年生于上海,广东中山人,曾在浙江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学习。现工作、居于浙江临海。2002年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2009年获克劳斯亲王奖。

梁绍基 Liang Shaoji《蚕潺潺》Floating Fantasy.2011

释题:潺潺者,水运动的形态,依据五行,蚕丝属水,蚕潺潺即水潺潺。此利用“蚕”与“潺”词义不同但叠音组合,以强化生命流,并产生幻化之趣,常而无常,禅境深藏。

 

林天苗 Lin Tianmiao

林天苗生于1961年。主要展览包括:2006年,亚洲当代版画艺术(亚洲协会50周年纪念)纽约亚洲艺术协会,美国;2007年,多元化:1970年至今艺术的方向纽约当代艺术美术馆,美国;2008年,半生一梦:洛根收藏展旧金山当代艺术美术馆,美国;2009年,事物状态,比利时/中国;2010年,奥迪艺术与设计大奖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1年,一样,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2年,林天苗:缠了,再剪开,亚洲协会美术馆,纽约,美国;2013年,林天苗个展,勒隆画廊,巴黎,法国等等。

林天苗 Lin Tianmiao《言》Chatting.2011 拷贝

在《言》这件作品中,女性间与男性间的交流方式有本质差异,男性间的交流更明显地体现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社会性。而女性间存在更多的直觉和动物本能的单纯性。中年女性人体承载更丰富的内涵,不用年轻女性的人体避免与性的直接关联。我想去掉她们所有动物性之外的身份特征,只留下声音交流而非语言符号的交流特有的私密性。

林天苗 Lin Tianmiao《可能一样(金色)》More or less the same(golden).2011 

《可能一样》希望表达工具原本有它专属的功能和属性,也可能具备与人、动物一样的“生命”价值。当工具与骨骼“嫁接”后,其功能和属性被重组,新的价值随之产生。

 

玛利亚·那珀缪斯诺 Maria Nepomuceno

玛利亚·那珀缪斯诺出生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他的作品触觉灵敏,及其诱人,给人们带来一波又一波的视觉和概念享受。这位巴西艺术家使用传统的拉丁美洲工艺技巧,采用绳索和稻草、珠子和其他物品交织成的形式,加之那些明亮的色彩,从基础层面给人以共鸣。与那珀缪斯诺的艺术实践相融合的是如下理念:绳子是现实和概念中的连接线,编织则是一种漫无止境的程序。这些作品外表看似漫不经心,实际却与我们周边的各种形式类似,从基因到宇宙——从DNA到星系。

玛利亚·那珀缪斯诺 Maria Nepomuceno《力量》The Force. 2011  

《力量》这部作品似乎是被气旋力量所逼,从水面浮出,蔓延泼洒在地面。这部作品的参考之一就是非裔巴西人坎东布雷教中的Yemanj á,一位神,在巴西文化中被尊为海上的女皇。Yemanj á的形象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以自己的女性虚荣心为傲,代表生育力、生命轮回和母性:大海是地球的子宫。随着大海的蔓延,这股力量在温和中交替,似乎在平衡女性形式和攻击性,似乎慢慢地拖着在航路上发现的小船。

 

露西&乔治·奥塔 Lucy & Jorge Orta

露西·奥塔是伦敦艺术大学艺术和环境系主任教授。乔治·奥塔是凡尔赛建筑学院学术委员。

露西&乔治·奥塔 Lucy & Jorge Orta《关联结构x50干预科恩》Nexus AchitectureX 50 Intervention Hangzhou 2013

《联结建筑》这一作品被看成是露西·奥塔和乔治·奥塔艺术实践的象征。这部作品既是一部装置作品又是一部表演作品,由一组工人组成,通过称之为“联结”的系统拉链和通道相互联结。“联结”意味着关系和纽带。联结的元素被视为社会关系理念的直接象征物——一部“社会雕塑”。

 

 

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

格雷森·佩里出生于英国切姆斯福德,目前居住于伦敦从事艺术创作。佩里运用高超的制陶术、壁挂编织及其他艺术形式,委婉地批判社会的不公正和虚伪。他的艺术探讨各种历史及当代话题。当我们面对他的作品时会一下子被其作品的内在魅力所吸引。也只有当我们走近时,会尽力从模糊但又有隐约线索的作品主题中寻找叙事方式,即使这种叙述方式如同意识流般让人难以分辨。佩里作品中,带有装饰纹样的瓶子、壁挂等不同材质之间有着相互配合,这种配合也极具挑战性。然而,我们除了一开始惊叹于他能如此匠心独具地赋予温和保守的材料以极强的观念性外,更会因其多样性而对作品保有持久的兴趣。佩里或许可称为当代生活的编年作家:智慧、敏感、乡愁、恐惧和愤怒在他的作品中一一呈现。他的作品有自传性质,其中有有关童年、家庭以及他易装癖的另一面。或许他的作品可被解读为对装饰和礼仪的反叛、对艺术家与工匠社会地位比较的辩论。佩里会议这种形式的艺术讨论激发人们的思考。

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沃尔瑟姆斯托壁毯》The Walthamstow Tapestry.2009 

《沃尔瑟姆斯托壁挂》质疑人们生活中的名牌情结以及我们宗教般的消费主义。这幅壁挂描绘了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同时,各种名牌标识纷纷密集于上,从路易·威登、蒂凡尼等奢侈品到马莎、宜家等大众品牌。佩里的作品如同一部当代日常生活的寓言,他严厉审视并对人们予以警告,他们就是这些日常生活里的芸芸之众,遛遛狗、喂喂奶、滑滑板、扫扫地,当然,更离不开购物。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剥离下附在他们身上的那些商标的话,他们的身份也被剥离殆尽,甚至连个体的名字也会随之远去。收到古老的马来西亚蜡染织物与东欧民间艺术的启发,佩里的这幅巨大壁挂色彩斑斓,意义隽永,它呈现出复杂的视觉意义,让我们对当代生存图景一览无余。

 

 

邱志杰 Qiu Zhijie

邱志杰,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1969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生活居住在北京和杭州。

邱志杰 Qiu Zhijie《世界观》World Outlook.2013

竹子这种充满质感的材料代表了一种几乎要被抛弃了的生活方式。

人类造型,始而切削材料,琢玉磨石。“雕刻”之外,也会“塑造”,抟土为器之神圣性,曾被大哲夸张地赞美。后来开始“编织”和“构建”。等到现代的模铸,收大批量之利,有役物之霸道,入手脑分离之魔。

构建其实也是编织,尤其中国建筑。“构”字的繁体,剪纸就是竹编的头几个动作。编织和构建开始是有所筹划,但依顺物性。材料总是一定程度上是可塑造的,一定程度上又是不听话的。因此你在发言的同时聆听。编织总是因势利导,半推半就。

 

因卡·索尼巴尔 Yinka Shonibare

因卡·索尼巴尔出生于伦敦,在三岁时迁至尼日利亚拉各斯。他后来回到伦敦,先后在中央圣马丁艺术与社交学院和金史密斯学院学习美术并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成为“年轻英国艺术家”中的一员。现在在伦敦东区生活工作。

因卡·索尼巴尔Yinka Shonibare《摇摆(后弗拉戈纳尔)》The Swing(after Fragonard).2001 

因卡·索尼巴尔Yinka Shonibare《奥黛丽和奥特》Odile and Ottee.2004 

在过去的十年里,索尼巴尔因在全球化现代语境中对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探索而闻名。他的作品通过绘画、雕塑、摄影和最近的电影和表演对这些问题以及那些种族、阶级问题进行了探讨。索尼巴尔使用了各种媒介,着重探讨了身份的构建、非洲和欧洲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经济政治史。他将西方艺术史和文学融合在一起,探寻是什么构成了我们当今集体现代身份。索尼巴尔将自己描述成“后殖民的”混合体,对文化和国家的定义提出了疑问。

因卡·索尼巴尔 Yinka Shonibare《假面舞会(有氧运动)》Un Ballo in Maschera(A Masked Ball)2004 

索尼巴尔获得了2004年特纳奖提名并且荣获大英帝国勋章。他将这个头衔添加到自己职业名称之后。他受到2002年Okwui Enwezor at Documenta10的委托,创作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风流和私通》,得以蜚声国际。他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并且在全球各类顶尖博物馆里举办过展览。

 

 

王雷 Wang Lei

王雷1980年出生于中国河南。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实验艺术系,获艺术硕士学位,中国雕塑学会会员,现住北京、洛阳。

王雷 Wang Lei《手织手纸》Hand-woven Toilet.2013

编织的手艺起初是为丰富人们的衣装,在不断发展中也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语言,如中国古代的缂丝、织锦以及挂毯等,从生活实用功能产品升华为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而作者运用这种传统的技艺,却放弃了棉、麻、毛、丝等常规的物质材料,也不图谋制造成为一幅挂在墙上的图画。他将现实司空见惯的文化现成品搓成线条,又精心钩织成为各种款式的衣装——这些衣装甚至可以真正穿着在人的身上。在《手织手纸》中,如果不是展出中将原材料——整卷手纸也连接在衣物上,观众很难猜到作品的材质。从这里获取的一种心态重新看待身边事物,世界中的荒原变成绿野,社会上的弱小变得丰硕,人际间卑微变得尊贵,生活中的一团乱麻绽开美丽的鲜花。

 

尹秀珍 Yin Xiuzhen

尹秀珍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主要展览包括:2006年,筷道:宋东和尹秀珍,纽约前波画廊,纽约,美国;2007年,尹秀珍在北京公社,北京公社,北京,中国;2010年,第二张皮,佩斯北京,北京,中国;2011年,我们的魔幻时刻——我们能知世界的多少?:横滨三年展,横滨,日本;2012年,第一届基辅当代艺术双年展,米斯特斯基军械库,基辅,乌克兰等等。

尹秀珍 Yin Xiuzhen《书架系列》Bookshelf.2012-2013

苏轼言:“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而人的经历本身就是一本或多本厚厚的书籍。

尹秀珍认为“衣服”是人的第二张皮。她从1995年开始用旧衣服作为作品的材料和元素,创作了作品《衣箱》。把她三十多年来穿过的衣服用混凝土封在了父亲亲手做的使用了很多年的衣箱中。在这十几年中,尹秀珍收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数不清的人的经历(旧衣服),经历是不能复制的,把这些经历缝合在一起,开始了她的新的历程。

书架是从各种不同的地方收集而来的,尹秀珍为她们制作了“新衣”,将她们的身躯保护在织物中温暖着她们。用收集来的穿过的衣服汇集成众多书籍,事实上就是人的经历的缩影。穿过的衣服曾经包裹着带有温度的身躯,当进入作品的时候仍然散发着精神的温度。

 

“无界之归”2019年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展将于本月26日开幕,将有更多艺术家的精彩作品,敬请期待!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