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之归倒计时11天】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即将开幕
发布日期:2019/11/15 阅读数:

“无界之归”2019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将于11月26日在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开幕,11月26日、27日在浙江美术馆还将举行“线场——国际纤维艺术的多项链接”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6第二届艺术家回顾(下)

 

在“无界之归”2019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即将开幕之际,我们上期回顾了2016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我织我在”的“针言&箴言”主题下的艺术家,本期则为大家介绍“身体&身份”、“织造&铸造”、“现场&现象”几个主题板块下的艺术家及作品。

 

身体&身份

 

修·洛克 Hew Locke

修·洛克是一位英国伦敦的当代艺术家。1959年出生在英国爱丁堡,但他在圭亚那乔治敦度过了他的成长期(1966年至1980年)。他的父母都是艺术家。1994年他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得雕塑硕士学位。洛克广泛运用媒体并且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反复出现的主题和意象包括力量的展现、奖杯、全球化、人民的运动、文化创意、船舶、包装等。他的参展经验丰富,在伦敦、纽约、洛杉矶和亚特兰大等展馆举办过个展。他的作品曾被列入2014年“美国P3展望新奥尔良双年展”,2014年“印度Kochi-Muzuris双年展”,2013年“威尼斯Glasstress White Light/White Heat, Palazzo Cavalli Franchetti”, 2009 年“第二届希腊塞萨洛尼基当代艺术双年展”等等。他的作品被许多私人和公家收藏,其中包括迈阿密佩雷斯艺术博物馆、泰特美术馆、英格兰艺术委员会、布鲁克林博物馆、阿诺德·雷曼收藏、肯博当代艺术博物馆、沃尔索尔新兴艺术画廊、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亨利·摩尔学院和政府艺术收藏。

 

修·洛克 Hew Locke《安菲特里忒 》Amphritrite .2012

洛克从陈旧褪色的织毯、横幅和旗子中汲取灵感。这些东西虽然起毛了·破烂了,但仍保有着它们的力量。洛克在三年展上的展品都是由绳和塑料珠制成。图像表面磨损破旧,就好像这些作品历经了岁月沧桑或是缝补起来的。洛克喜欢使用塑料之类因全球贸易而便宜、易得的材料,然后把它们做成很贵重的模样。

在文艺复兴和中世纪时期的欧洲,织毯往往是贵族或统治者所拥有的最为昂贵的物品。他们会把珍贵的织毯卷起来,从一个住处运到另一个。织毯或挂于王座之后,或挂于教堂之中或在特殊的宗教场合中展示。此外,织毯还会在冬天挂在城堡的墙面上御寒,或者在加冕典礼、外交使节来访或有盛大宗教节日等时候,挂在特殊列队巡游路线的街道两旁,供人瞻观。

“安菲特里忒”是古希腊的海后,水手们都祈求她的佑护。

骷髅头是几百年来欧洲艺术中常见的传统象征,被称为。死亡征兆°,这句拉丁语翻译成英文就是“Remember you must die(凡人皆有一死)”的意思。这句话劝告世人,无论在世之时权倾一方抑或坐拥万千财富,人人终会薪尽火灭,因此人应当好好生活才不至枉度一生。

 

修·洛克 Hew Locke《军鼓男孩》 Drummer Boy .2016

这是一艘现代拖网渔船,出海捕鱼是一项极为危险的职业。洛克在这个作品中刻画了海后安菲特里忒与狂风巨浪搏斗的故事。海后的头发由支撑船航行的海浪构成。在18世纪的欧洲,曾经一度流行宫廷贵族妇女佩戴饰有稀奇饰品的巨大假发,饰品可能是雕塑,也可能是活鸟,或是船只模型。珍珠象征着海洋的富庶。

《军鼓男孩》是战争的预言者,数百年来击鼓的男孩都在击打着鼓面,警示人们要拿起武器备战。他只是一个孩子,正如那些在他之前被无情地卷入战争之中的许多孩童,他的鼓声呼吁我们的关注和介入。

 

戈弗莱德·邓科 Godfried Donkor

戈弗莱德·邓科1964年出生于加纳,九岁时移居伦敦,并就读于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1991-1992年在巴塞罗那Escolla Massana艺术学院学习硕士课程,在1994-1995年就读伦敦大学,在东方和非洲学院学习非洲艺术史课程。邓科在2001年作为威尼斯双年展加纳馆的代表艺术家参展,名为《拜伦爵士的画室》的装置追溯了欧洲名流如何将黑人文化作为他们行走上流社会的资本和谈资的。

戈弗莱德·邓科 Godfried Donkor《诺玛货币》Currency of Ntoma .2012

戈弗莱德·邓科的录像作品,以展现将布料作为可交易的货币来使用为特色。这些花布或拼贴作品是在荷兰生产的(但是以传统非洲拼贴图案为基础),然后再出口到西非。除此之外,作品还特别强调了加纳用女性名字命名拼贴作品的传统。每一件都有一个名字,这个传统深植他们的社会文化中。“货币”并不仅仅指金钱,同时意味着流通,可以是知识的流通、金钱的流通,甚至是商品的流通。“流通意味着这是一个过程,所以便有开始和结局。”荷兰蜡染布作为作品的主角,实际上指涉的是商品、知识和财富在荷兰与西非之间的流转。

戈弗莱德·邓科 Godfried Donkor《诺玛货币》Currency of Ntoma .2012

 

海蒂·芙欧特Heidi Voet

海蒂·芙欧特1972年出生于比利时,是当代艺术中最受推崇的女性艺术家之一。目前主要在布鲁塞尔和上海两地展开艺术实践。她的创作可概括为日常生活和材料的奇妙结合。她常常在略显诡异的装置和图像里灌输一种鲜明的女性主义气质与大众文化色彩。

海蒂·芙欧特 Heidi Voet 《旗帜》 Flags .2014-2016

“塑料袋作为一种容器,装载的内容可以千变万化。”据估计,一个塑料袋完全降解大约需要五百年,这一时间界限启发了海蒂·芙欧特。艺术家用塑料袋创作国旗、雕塑和面具,以此为媒介和手段去探索人类文明过去500年的重要历史。

用彩色塑料袋悉心编织成的国旗悬挂在主展区,这些国旗代表的国家时期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在相当于一次性塑料袋生命周期的500年间,无数的国家成立、 瓦解、 变革、重组。战争和冲突的历史建立在民族主义的基础之上,在这样的世界中,芙欧特用色彩鲜艳的旗帜来审视这种民族身份的短暂无常的本质。

芙欧特反复在作品中使用塑料袋进行演绎,塑料袋非同寻常的特质也能在她早期的所有作品中见到。芙欧特通过玩耍般创作的简单行为赋予了被人们忽视的寻常物品价值和意义。海蒂·芙欧特往返于上海和比利时之间。她的创作与她本人作为生活在两个大洲、两种文化之间的个人身份的建构息息相关。她独特的艺术语言超越了历史上与女性艺术家相联系的刻板印象,其力量正在于她如何将日常物件从原有的语境中脱离出来,并赋予更广阔的意义与新的身份。

 

 

胡晓媛 Hu Xiaoyuan

胡晓媛1977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现生活于北京。胡晓媛的作品带有一种细腻的形式追求,在她的装置和绘画中,对艺术的重新审视以较为具象的方式表达,从关于意义和概念的辩证里抽离出来,联系着她从日常事物中获得的微妙体验。

胡晓媛 Hu Xiaoyuan《不知道你走了多久,也不知道你要去什么地方》I don't know how long you've been walking on, and I don't know where you're going .2010

初期创作《我的》(2004)、《送不出去的信物》(2005-2006),以及获邀参加“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的《那时光》(2006)等所选取的材料如头发、旧布、盲文等本身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指代,从形式上的理性追求,到其中隐含的、牵连着的情感与温度被慢慢勾勒出来;从2008年开始,“夏至”和“木”系列开始,她有意识地与之前的创作方式拉开距离,更加偏向于重新审视物质状态与其形式,其语言显得更加冷静,带有一种对形式和意义不期而至的味道。

如果说以《那时光》为代表的作品,更具有情感特质、温暖和女性气息,那么此后的录像和装置,棱角更加明朗。她的视觉表达趋于成熟和轻松,呈现出更加明确的个人风格,更回到实物的独特在场。以《不知道你走了多久,也不知道你要去哪里》而言,影像中对无目的性的紧跟,把活动的衣服褶子变成通过物体本身来对待,物的意义在此时更被凸显。

 

 

郭耀先 Guo Yaoxian

郭耀先1985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2008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获硕士学位,2016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攻读博士学位。现生活、学习、工作于杭州。

郭耀先 Guo yaoxian《森罗幻象》Universal Phantom .2016

郭耀先的作品采集了不同个体的指纹,于混纺布上延展、渗透、扩散。指纹所指代的个体身份表象,在与他人的“交织”和“叠加”中变换着荒诞无序的形态和角色。正如其不断追寻的问题:“我”的身份究竟意义为何,存在的建构为何?是触摸、感知过世界而留下的印记,还是与他人关系中交错投影出的缥缈映射,又或是一切皆无意义而终将遁入虚无?也许自我身份的认知,会在纷杂交错的关系中逐步建立和清晰。将“我”与陌生人的指纹,构建在臆想的光影舞台上,试图回答这个追问,为它们开启新的探寻旅程。邂逅、吸引、羁绊、亲密、距离、对抗、影响、陌生、博弈、相遇、疏离、相知、告别、相依、排斥、厌恶、手足、争吵、形影......如此往复,周而复始,犹如宿命的轮回,亦是交织的万象。

 

织造&铸造

玛德琳娜·福塞拉&圣地亚哥·博加 Maddalena Forcella & Santiago Borja

玛德琳赛·福塞拉是一名艺术家和织物设计师,她的作品一直围绕着自然染料而展开。她热爱使用经验性的染织过程。植物、树皮、花卉和昆虫都使她能够创造不可预知的颜色、色调和饱和度的光谱。她有着与墨西哥各类织者和工匠合作的丰富经验,她与之共同分享关于自然染料的知识,并且是各种基金会和组织的设计顾问。她与其阿帕和乌萨卡的织匠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一同实现了很多室内装饰项目。

 

玛德琳娜·福赛拉&圣地亚哥·博加 Maddalena Forcella & Santiago Borja《破碎的风景》Broken Landscape .2016

 

《破碎的风景》这一建筑装置通过使用传统的墨西哥织物建成悬浮于花园六边形平台上方的浮台,强调编织和建筑的关系。

正如德国建筑史家戈特弗里德·森佩尔在19世纪中叶所言,我们相信建筑的起源与纺织相关,木棍或石头被视为如同纺织材料的观念,对建筑至关重要。我们确定这回应了相同的逻辑。纺织品(textile)一词的拉丁词根为“texere”,这表明纺织不仅仅与建筑相关,还因为“text”(文本)一词与写作相关。

《破碎的风景》暗喻这三个元素的组合同时代表了建筑、纺织和文本,通过运用符号,组成了传统的玛雅母题,这当然可以作为文本来理解。

在《破碎的风景》中,艺术家计划解构传统的墨西哥纺织图案,创作一个多用途碎片化的平台,可用作沉思或冥想的空间,又或是日光浴甲板。他们希望创造一个破碎的平面,从而建立不同的环境,即使多人同时使用也可以确保每个人的隐私。

甲板的形式来源于墨西哥东南部地区的传统图案,代表闪烁的星星。该设计的母题源自居住在恰帕斯山区的恰穆拉居民,1994年那里爆发过“萨帕塔运动”。

 

陈浩如 Chen Haoru

陈浩如是山上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师,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由于教学经历的影响, 他对项目的设计方法呈现出比较学院化的方式,并始终保持着研究和设计的并轨进行。他认为,施工图的重要程度也许超过方案,而只做方案的人不能够被称为“建筑师”。他上学时最喜欢旅行考察课程,他认为这是建筑设计与其它设计行业最大的不同一建筑的根本是在地性。

 

陈浩如 Chen Haoru《大织造》Mega Fabication .2016

作为建筑师,必须聚焦到设计的功能空间, 但是表达的语言形式其实和各类设计是一致的, 竹林这件作品使用了编织作为形式语言,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编织, 不过最终都落实到了空间,竹林是社会性的,它在试图创造一种场所感,成为人群的活动的场景。建筑中的社会性、象征性、场所感,是超越日常设计的。

最有意思的部分是:竹林是三维搭建,整个过程都需要一个小组同时分工合作,一个人是不可能搭好的。竹林一共成功地搭了三次,因为每次都不一样,所以不能确定能成功。但是在最后看到竹林站立起来,在空间重力下微微摇曳时,大家不约而同地一起鼓掌。每次都会这样。在一群人同时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产生了社会性,非常有意思。做建筑基本就是这个过程。一群人在一起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强大感,我想中国人也是喜欢这样的。

我们已知的人类构筑包含了多种形态,编织是其中一种原始而自然的构筑方法,利用自然界生成的弹性纤维材料,融合人处野外的在地需求而构成作品。作者采集本地的竹材,在展览建筑的入口处搭建了一片人造竹林,在参观者通过其中时并发现位于竹林顶端,由大小竹构件组合成如云雾的片状体量,凌驾于入口的参观者上方,如毛竹顶端如羽毛般的竹冠越过建筑的入口屋面伸入空中,为观者遮阳挡雨,也为建筑编织了自然的立面。建造材料和工人来自临安太阳公社的竹山村落,并邀请本地志愿者共同编构完成,使过程成为一件城市和乡村的融合与互哺的共建活动。

 

沈烈毅 Shen Lieyi

1969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国雕塑学会理事、浙江省雕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空间艺术学院副院长。

 

沈烈毅 Shen Lieyi《空游云行》 Walking Clouds .2016

 

对于东方美学与当代雕塑的思考,我仍在探索的道路中,而能在作品中为观者传递东方美学的意蕴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我的创作往往是含蓄的,这种并非刻意追求形式的张扬的特质,可能也暗合了东方的一些审美传统和哲思方式,比如开与合、聚与散、虚与实、疏与密、繁与简、动与静、刚与柔、曲与直、凹与凸、黑与白、顿悟与渐悟、观象与味象、应目与会心······长梯,不仅是沟通天地的媒介,更是人对自然的向往。尚未褪去天空灵性的儿童穿梭其间,浮于林间的竹居,形似云朵,与儿童的天然灵性相会。

雕塑被创造于公共空间中,便与环境、主体人群等相互参照和渗透,在此过程雕塑将被重新定义,其内涵也由此得以扩充。人是场所和空间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关注的触角探入空间和场所,本身就是对人的深切观照。公共性意味着交往·意味着沟通、意味着互动。

 

刘佳婧 Liu Jiajin

1984出生于湖南省,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刘佳婧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总体艺术工作室,其工作涉及绘画、影像、多媒体装置、现场艺术、公共互动性作品以及当代艺术评论等众多领域。长期以来,她以文化研究为基本工作方法。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举办的艺术展览,其作品曾被多家艺术机构收藏。

 

刘佳婧 Liu jiajing《时间的放大镜》The Magnifying Glass of Time .2016

 

古希腊神话中,命运三女神克罗索、拉克西丝和阿特洛波斯负责纺制人间的命运之线。克罗索织出生命之线,掌管着未来,拉克西丝负责维护生命之线,掌管着现在,阿特洛波斯负责切断生命之线,掌管死亡,这里生命被划分成三个部分。如命运女神启示,作品《时间的放大镜》也尝试将时间体验划分,于是,原来白昼空间被切割开,插入了一段夜晚的情景,原来的时间逻辑也发生了变化。

白房间:一个打卡上班女人在不断编织毛线。她手中的线一头缓慢的变成织物,另一头穿墙而过。

黑房间:黑房间里有风、黑暗和一盏聚光圠线被牵动着,或松或紧地穿过聚光灯。

另一半白房间:这里的巨大线球呼应着另一头女人的编织。拥有了像星球一样的自传运动。

 

现场&现象

 

纽曼/供使用 Numen/For Use

纽曼/供使用是一个以观念艺术、剧场、工业设计和空间设计为对象的小组。他们作为一个合作组织于1998年首次成立,由工业设计师斯文·荣克、克里斯托夫·卡兹乐尔和尼古拉·拉德利克维克组成,以实用主义为旗帜。1999年他们成立Numen作为一个合作的身份来处理所有工业设计之外的项目。这个团队的早期工作因为他们的实验性和非个人性的设计、激进的极简主义而被大家所熟知,他们根植于传统的现代主义,主要参与克罗地亚的各种协同设计项目。自2004年起,在为“熊熊烈火”的场景设计的第一件大型在地装置在马德里国家剧院完成后,纽曼/供使用开始密集地参与剧场设计。自2008年起,这个团队将自己的关注点转向具有固定形式的、不具有特定用途的物品及概念。于是作品开始产生了多样性和实验性。除了公共性的作品尝试,他们还获得了多个工业设计奖项。

 

纽曼/供使用 Numen/For Use 《管道,杭州》Tube, Hangzhou .2016

纽曼是功能主义、极简主义至上的一种冷静、诚实的流派,试图采用不统一的艺术家式或即兴的解决方式都被纽曼排除在外,彻底摒弃。他们采用的方法倾向于一种显而易见的漫不经心,但又完全不武断、不确定或投机性。此时,“纽曼/供使用”团队并不把设计进程看作是一种艺术或技术,而是看成对现实现象的外科手术,必须以极大的决心用精心削尖的手术刀来施行。每个人物都不是轻松完成的,而是带着探索性的谨慎、理智的控制力和勇气,有时还要在迂腐的边缘战战兢兢。

纽曼/供使用 Numen/For Use 《管道,杭州》Tube, Hangzhou .2016 

 

陈界仁 Chen Jieren

1960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桃园,高职美工科毕业,目前生活和工作于中国台湾台北。陈界仁曾以游击式的行为艺术和策划体制外地下艺术展览等方式,干扰当时的戒严体制,1987年中国台湾解除戒严后,由于

对如何理解和认识历史与现实等问题产生困惑,使陈界仁逐渐停止创作,沉寂了八年。这段期间他经由重新审视自身的成长经验、家族历史和其生活环境中的军法局、加工区、兵工厂、违章建筑区等规训、治理与非合法性空间,省思中国台湾从历经日本殖民统治(1895一1945),至二战后在美国与国民党共构的冷战/戒严体制下,成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里依赖出口导向的密集劳力业与高污染业的下游加工民以及解严后被再度改造为新自由主义社会的过程与根源。1996年他重新恢复创作后,开始和在地人民、失业劳工、临时工、移工、外籍配偶、无业青年、社会运动者进行合作,并藉由与被排除者、社会运动者和电影工作者,结合成相互学习的拍摄团队与临时社群,以及通过占据资方厂房、潜入法律禁区、运用废弃物搭建虚构场景等行动,提出另一种“再——想象”“再——叙事”“再——书写”与“再——连结”的拍摄计划。

 

陈界仁 Chen Chieh-Jen《加工厂》Factory  .2003

影片《加工厂》中,陈界仁邀请因资方在未付退休金、资遣费和薪水情况下恶性关厂而失业的联福制衣厂女工,重回已经荒废七年,但还是属于资方资产的工厂内“工作”;影片关注女工们回到她们曾经丢掉工作的地方,重新“工作”时的神情与动作细节。作为一种比较,影片展现的方式是早期由政府制作的,用以宣传工业化繁荣景象的黑白宣传纪录片。由此反映工业外移后,失业劳工面对的残酷现实。

陈界仁 Chen Chieh-Jen《加工厂》Factory  .2003

影片同时细致地审视这栋等待拍卖的成衣工厂里,还保留着的七年前的残余物,如停留在七年前的日历、报纸、打卡钟、工作桌椅、缝纫机、电风扇等,以及七年下来所累积的灰尘,停滞的污浊空气,和当年劳工抗争时所遗留下的扩音器、喇叭、抗议布条等。通过凝视这些包含“停滞”与“流动”的“双重时间”的废弃物,影片间接地折射出世界各地无数劳工相似的生命经验,一个关于“移动”与“无法移动”的冷酷故事——资方为了寻找更廉价的劳力而不断将工厂移往它处,失业的劳工则在被产业遗弃后,只能在原地徘徊、无法移动的处境。

 

许江&袁柳军Xu Jiang&Yuan Liujun

许江1955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研修。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

许江&袁柳军 Xu Jiang&Yuan Liujun《山水离歌》Farewell Song for Landscape .2016 

大唐,作为一个地名,是坐落在浙江宁绍平原上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借助20世纪末中国民族民间工业的崛起,聚集起袜业生产的产业群体。全球60%的袜子由此产生,大唐被誉为中国的袜都。

曾几何时,大唐的袜业面临生态保护的整肃要求,劳动力、原材料的价格提升,国际市场的严重紧缩,诸多的挑战亟待新的积聚、新的转型。当我们初到大唐之时,大唐正处在一个转型的风口。我们既看到抛置荒野的数以万计的老织机,也看到冉冉升起的新厂房;既看到袜业织业的夕阳辉煌,又看到全球挑战的严冬来临的风云。

袜,裹足之物,衣饰的末节。一般情况下不被看见,但现代人的行走却须臾不能或缺。它被蔽藏着,却又被视为文明人的一种象征。现在它的生产正被看作一种大地的识度。我们由此感受全球化生产的某类征候,进而以小小织机为入口,来直面资本与市场、生态与科技、产业与个体的诸般因素,并涉入无远弗届的全球境域之中。

织机,曾经相伴着讨生活的平台,此刻,像老去的战马,抛荒闲置。它曾经深刻地塑造了织者的双手的歧态,它也深刻地改变着织品与人的感性关系。第一代的织工尚未老去,织机就已然被抛却转型。

 

将织机做一次新的编织。这曾经的母体,现在被它的织品像茧一般地包裹。这里表达的不仅仅是对早期产业的凭吊,也不仅仅是对某种过往生涯的追怀,而且是某种被这飞速变迁所塑造、并依然日复一日被塑造着的现代物化的感性经验。通过丝与纱对钢铁可能的置换,通过这种包裹捆扎所带来的结构状态的重塑,老钢铁、老织机被软化为一种梦,一种产业乡土的复杂交织着的乡愁,并向外传递着一种在我们生活中不断发生着的诗化的转型。

这是现代织业的离歌,这是真实的工业山水。

 

刘韡 Liu Wei

刘韡1972年出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刘韡的创作成熟于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深受新世纪中国社会特有的变动和起伏影响一一城市和人文景观的变迁对其影响尤为突出。作为活跃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后感性。小组中的一员,他以众多不同媒介。诸如绘画、影像、大型装置及雕塑等来进行创作,并逐渐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在世界舞台上受到瞩目。刘韡的作品表现出了受后杜尚主义启发、与广泛现代主义遗产进行交涉的特征。他的创作将发生于中国的无数政治及社会转变所导致的视觉和智力层面的混乱凝聚成为一种多变且独特的艺术语言。

 

刘韡 Liu Wei 《绿地》Green Land .2016

刘韡的大型装置《绿地》是艺术家帆布系列作品“丛林”的最新发展。艺术家于2015年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个展“颜色”中呈现了大型帆布装置《谜中谜》(2014),浸入式作品从另一种角度考虑了运行于长期帆布作品系列“丛林”中的“丛林法则”的普世意义,绷紧的帆布形体构建成迷宫,路径错综复杂,物体感和材料交叠建构观众的体验。受当下全球事件影响的《绿地》则指向了一种有关全面景观化的迷思:在当下,新式的、超越了意识形态对立的、不可见的“柏林墙”再次崩塌,“不可见性”已经消失,但一切事物未能组成一个无缝、流畅的整体,反而在内部日益异质化的道路上愈加分裂。

 

杰罗姆·高贝 Jérémy Gobé

杰罗姆·高贝在2012年毕业于著名的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获奖无数并且被备受关注的2015 1DF奖绘画类提名,这个奖项专注于发现有潜质的法国新锐艺术家。他的参展经历包括CENTQUATRE巴黎艺术中心举办的国际媒体艺术双年展(2015-2016),位于穆昂·萨尔图的L'Espace de l'Art Concret(2014),里昂艺术博物馆(2014)。2013年在巴黎东京宫的展览中,高贝展出了他最为知名的《珊瑚》系列,他的装置复原了一个红色的珊瑚,内部嵌入从建筑上复原的木桩,外形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试图冲破建筑。2016年在美国Basx博物馆的《自由领导羊毛》是他的首次个展。

杰罗姆·高贝 Jérémy Gobé 《自由引导羊毛》Freedom Leading the Wool  2016

这件沉浸式作品由一个木结构和在突出的金属杆支点上撑开的羊毛编织物构成。这件互动软雕塑装置在整个展览空间中展开,最终创造出一种舒适·随意的感觉。

该作品的灵感是通过创造一件有机塑形的工业规模的装置,给著名的法国旧式提花花纹图案带来生机。形式与内容的悬殊差异,意在强调法国农村纺织业的消亡。至于该作品的名称也借鉴了欧仁·德拉克洛瓦183o年的作品《自由引导人民》,这幅作品使人回想起国内保留着的大众革命热情。

 

奥斯卡•穆里洛 Oscar Murillo

奥斯卡•穆里洛1986年出生在哥伦比亚,现生活工作于伦敦。2007年毕业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随后在2012年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13年他加入了David Zwirner画廊,第二年在纽约画廊举行首次个展“重商主义的小说”。

奥斯卡·穆里洛 Oscar Murillo 《频率分布》Frequescies .2016 

“2016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展出了他正在进行的长期项目“频率分布”。这个项目是他与家人以及政治科学家克莱尔·迪布朗一起合作的。在中国,“频率”项目跨越了6个省市进行创作。320国道串联起这6个省市,分别为:上海、浙江杭州、江西都昌、湖南益阳、贵州青岩、云南曲靖。这条国道呈东西向,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商业区域,抵达仍良好地保有在地性传统的西南腹地。

 

奥斯卡·穆里洛 Oscar Murillo 《频率分布》Frequescies .2016 

这个项目全部是跟全世界10岁至16岁的学生合作完成的。项目组前往学校布置画布,并向学生和老师展示其过去完成的项目。画布通常会固定在课桌上,保持一整个学期,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自由使用画布。曾参与这一项目的学生被鼓励邀请其他朋友一起加入,在画布上进行创作。

作品由临时固定在课桌上的画布组成,学生不会得到任何特定创作材料,也不会被规定在画布上书写或者涂画什么内容,这样学生们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他们的日常活动记录在固定好的画布上。穆里洛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的作品中,曾观察到了许多与传统思想相对抗的力量,他将这些看作是孩子们的作品与他自己作品和实验相连接的二个关键点。因为画布会长时间固定在课桌上,画布上的作品会重现其制作过程,这不仅捕捉了孩子们的思想和表现,同时也会产生反抗外部因素的产物。

这是对中国东西部社会景貌进行的一次典型的田野调研与实践。艺术家以编织为隐喻,将东西部交织在一起,并把儿童这一社会群体带入艺术的视野之中。

 

伊斯米尼·萨马尼多& 西蒙·贝克 Ismini Samanidou & Simon Barker

出生于雅典的艺术家伊斯米尼·萨马尼多现工作生活于伦敦,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学院与皇家艺术学院。她的艺术实践通过委托创作的在地艺术、产业合作与展览定制作品,不断探索手工艺、艺术与设计的边界。她曾在英国与美国举办国际性个展,并且本人作为受邀艺术家在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美国康涅狄格)参与驻地项目。伊斯米尼的纤维作品在私人收藏和公共收藏中皆有展出,如伦敦的邱多利亚与阿尔伯特美术馆。她获得过诸多艺术奖项,并且凭借大型织物装置获得Jerwood当代制造者大奖。伊斯米尼曾受邀为皇家艺术学院、中央圣马丁学院、奥地利Haslach纺织文化学院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蓬兰德手工艺学校进行演讲。

 

西蒙·巴克尔的工作横跨建筑、艺术与设计等领域,通过研究、展览和委托创作来探索特定场域艺术和合作性实践的可能性。他的兴趣点在于那些因为社会进程与建筑物成为具有历史特色景观的不同方式。他的实践涉及声音、录像和摄影语言,通过这些方式呈现他对于那些地方与意义的思考。他通过动态影像,声音与视觉装置表达他的理解、重构与创作,经常使用的素材包括建筑材料与照片文档。他长居英国,但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他的作品被收入了私人和公共收藏中。

 

伊斯米尼·萨马尼多& 西蒙·贝克(Ismini Samanidou & Simon Barker)《手工编织物和综丝片建筑 》Hand Woven Weavings and Heddle Construction .2014-2015

他们完成的作品是用偶然买到的638根综丝片建构的一个大体量的建筑。在档案中发现时,这批综丝片已经被闲置了60年。

而综丝片作为织机的基本部分,用来拉线和排线,并且将它们顺着纬线的方向隔开。它们被悬在织机上方。这件作品可以用线、铁丝、压制过的金属制成,长度不一,但是中间都有个眼儿,就像针眼,线可以从中穿过。经纱的每根线都有一个综丝片。这些综丝片将线连接成股,然后根据编织织物的更大需求来移动这些成股的线。

伊斯米尼·萨马尼多& 西蒙·贝克(Ismini Samanidou & Simon Barker)《手工编织物和综丝片建筑 》Hand Woven Weavings and Heddle Construction .2014-2015

针对三年展,艺术家们考虑实现更大的结构。他们希望找到更复杂和更宏观的方式来实现这一作品。他们考虑使用不同的综丝片,来完成不同形态的装置,以此连接不同的纺织文化。

他们对古希腊以编织作为隐喻极为有兴趣。在柏拉图提出编织是作为社会结构的模型之前,社会中的不同部落则有机联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织物”,阿里斯托芬在《吕西斯特拉忒》中便已经开始使用了这个隐喻,并且接受女性作为编织中的核心角色,而编织又是高级的社会手工艺,阿里斯托芬让拥有纺织技能的她们来管理国家,而不是男性。

 

“无界之归”2019年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展将于本月26日开幕,将有更多艺术家的精彩作品,敬请期待!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