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之归】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学术研讨会 |“线场——纤维艺术的多向链接”
发布日期:2019/12/02 阅读数:

 

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学术研讨会 |“线场——纤维艺术的多向链接”

 

 

 

学术研讨会现场

 

 

现场嘉宾及观众

 

2019 年 11 月 26 日下午至 11 月 27 日,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和多功能厅举行。

 

 

本届学术研讨会以“线场——纤维艺术的多向链接”为主题,以与纤维艺术创作、材料研发等有关的传统内容如设计、时尚、材料、文化、产业、社会、伦理等学科为基础,以不断激发纤维艺术创造力为目的,分为三个单元的主题发言与一场圆桌会议。

 

 

11 月26日下午,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杨振宇教授主持研讨会,7位策展人围绕“策展:一种纤维的经验”这个主题,探讨当今艺术领域中关于纤维策展的一些特殊性。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发起人、艺术总监,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施慧教授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杨振宇教授主持研讨会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发起人、艺术总监,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施慧教授首先致辞,指出每一届都在开幕的同时举办一场学术研讨会,这不仅彰显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秉持的学术性和研究性,同时也体现我们对纤维艺术当下创作与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期待。

 

 

 

艺术评论家、编审,“无界之归——2019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主策展人冯博一发言

 

 

艺术评论家、编审、“无界之归——2019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主策展人冯博一是第一位发言的策展人。他指出:世界格局急剧变化导致未来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政治与经济的直接影响所造成的暂时难以逾越的边界、限制、阻隔等障碍,这是艺术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境遇,也使策展陷入了一种不安与焦虑之中。围绕着由此展开的一系列问题深入讨论与思考,根据并结合近年自我策展的经验进行反省与批判,他提出在展览和策展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在全球与在地复杂的文化关系中, 重新思考和讨论当代艺术的策展实践,尤其是超越策展经验之外工作方法。对策展本身来说,“边界”是不断移动的,“限制”也难以牢不可破,“无界”的策展实验与实践才是策展人的期冀和追求的目标。

 

 

 

 

艺术家、作家和策展人英国伦敦金史密斯学院视觉艺术荣誉教授詹尼斯·杰弗里斯发言

 

艺术家、作家和策展人、英国伦敦金史密斯学院视觉艺术荣誉教授詹尼斯 • 杰弗里斯发表观点,她围绕纺织艺术策展的定位、对纤维艺术的文化和社会观念的影响,定位并固化纺织艺术认知的活动方式等问题,探索管理这些活动逻辑的范式,以便能够用于指导策展工作过程中提升创造性、批判性和体验性。试图理解这些策展活动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以及在全球化范畴里,纺织艺术与艺术之间潜在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艺术和纺织艺术重新定义了媒介和本体论的界限。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教授姜珺发言

 

随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教授姜珺进行了回应,从自身作为编辑与策展人的经验出发,他提出纤维艺术中的经纬关系会涉及到它的叙事和内容。纤维的叙事包括纹、图、物、场四个方面,把这些叙事方式罗列清楚,也就理解了把纤维缩到一个单一叙事的维度,它依然是一个极其开放的系统,以此回应了本次的展览主题“无界之归”,无边首先是有界,谈论纤维有界以后,再在有界以内去谈论无边,为自己立一堵墙。纤维艺术的内容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五个维度,内容与叙事彼此交织。针对詹尼斯女士的发言,他指出纤维艺术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占据着历史话语权的中心地位,纤维的系统又都基于纹、图这两种叙事。

 

 

 

中国香港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联席总监高桥瑞木发言

 

下半场对话首先发言的中国香港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联席总监高桥瑞木女士,作为中国香港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CHAT)的联席总监,她分享了在中国香港的一些实践经验。CHAT 是一个具有新理念的艺术中心,通过与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合作,探索纺织行业、历史、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其美感。她首先介绍了CHAT对纺织厂的保留和改造,以及中国香港纺织业的历史等故事,她还希望通过不断举办各种活动来复兴工业遗产。 

 

 

 

博士、波兰罗兹中央纺织博物馆馆长、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大学教师、中央纺织博物馆总策划人玛塔·科瓦列夫斯卡发言

 

博士、波兰罗兹中央纺织博物馆馆长、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大学教师、中央纺织博物馆总策划人玛塔·科瓦列夫斯卡女士发表演讲,她作为一位博物馆馆长、一位策展人,介绍了在罗兹中央纺织博物馆展览的波兰年轻一代艺术家的艺术道路。近年来对物质性新一波的兴趣激发了年轻一代艺术家用新的视角看待纺织艺术,并在修复过去的成功作品时激发了新的尝试。这种对编织形式的新兴趣,使艺术家的思维发生转变,将纺织艺术结合到当代艺术的实践中,丰富了当代艺术的概念,也使得当代艺术的概念深入到纺织艺术中,纺织艺术与当代艺术得以交流。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畑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畑进行回应,他提到,纤维作为一种复杂的材料,对纤维艺术而言它是命题,又是前提,是材料,也是对象,是理由,也是方法,同时也是隐喻。纤维可以成为一种可以一直被不断地经验并且深化,不会被固化的艺术。玛塔·科瓦列夫斯卡展示的艺术家的作品以及高桥瑞木展示的工厂实践,或许都可以在这个纤维发展脉络里加以解释。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讲师、策展人刘潇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讲师,策展人刘潇接着发言,她提到纤维所承载的历史含量在我们日常的研究中还没有充分展开,纤维的策展给我们留有余地。她认为从纤维艺术和获得的话语以及思考经验上来说,首先是先圈定边界,其次织物本身就是一种展示方式,她认为织物的策展还是应从展示本身来说话。

 

 

 

与发言嘉宾回应

 

 

现场观众

 

 

11 月27日上午研讨会的第二场,主题为“纤维作为一种艺术的方法”,本场研讨会邀请了三年展的四位参展艺术家讲述如何将纤维作为一种媒介和方法而建构他们的艺术创作活动,从而来体现他们的艺术价值观和思考。

 

 

 

 

“线场——纤维艺术的多向链接”学术研讨会 

 

 

该场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他作为中国纤维艺术发展的见证者的切身感受,并提出施慧教授推动的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在中国纤维艺术展览独树一帜,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越来越像一个当代的艺术展览。而在这个当代艺术的表达过程当中,纤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多样的材料的探索,更是一种当代艺术方法的表达手段。

 

 

 

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主持

 

 

 

 

小镇青年、北漂、非正常编剧导演胡尹平发言

 

 

发言嘉宾小镇青年、北漂、非正常编剧导演胡尹萍首先分享了她的项目“小芳”。“小芳”是出于收藏母亲时间和与母亲建立一种新联系而产生的。这个“毛线球式”的项目在持续缠绕中不断成长。参与者也逐渐从一位编织者发展成 50 余位妇女的编织共同体。阿姨们的作品代替她们去了一些她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到达的地方。

 

 

 

芝加哥艺术学院纤维和材料研究助理教授约翰·保罗·莫洛比托发言

 

芝加哥艺术学院纤维和材料研究助理教授约翰·保罗·莫洛比托以“跨学科编织:仿真、模拟和变异”为题,探索编织的跨学科方法。洛比托认为编织是一种“整体主义”,它包含了图像制作、建筑和技术。通过将这种三位一体与编织者被动的细心相结合,莫洛比托为编织的艺术形态找到了一条道路,从而挑战了先前存在的可塑性和直觉的概念。在编织中,有意增加的线是一种媒介,物质通过线被编织到布料当中,从而产生艺术形态。运用这一策略,莫洛比托将直觉和不可预测性引入到一个逻辑系统中,以对抗织布机的无限可再现性。他以手工编织的奇异形式,用传统的落地式纺织机和数字提花机将文物和图标变成各式各样的挂毯,不合时宜地扭曲了时间。利用纺织机的线性逻辑将实时编织绘制到视频和表演中,从而进一步探索这种时间折叠。这是跨学科的编织。

 

 

 

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尹秀珍发言

 

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尹秀珍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个展《7天》进行自述。尹秀珍用呈现的作品《七》与西湖这片“浩瀚的”水域对话,这七座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塔是这个“七天”旅程的隐喻,也是与湖光山色,塔身潭影的呼应。人们进入其中是一个精神的空间是一个交流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可以举办各种活动。7 天展 7 件作品,这是她的艺术生涯中重要的 7 天。 

 

 

 

 

伦敦艺术家西蒙·凯勒利发言

 

伦敦艺术家西蒙·凯勒利从画家的身份发表演讲。他创作了一些处于绘画边缘的作品,力求颠覆既有的基于图像绘画的习惯,探索感官和视觉的冲击是否同等重要。他对厚棉帆布进行处理并带到考古遗址,将其放在考古挖掘的壕沟表面,把能感觉到与下面地面接触的地方标记出来,并刺穿了画布,然后将画布在室外放置几天,最后将画布带回工作室,用老式缝纫机把这些布料缝在一起。还有一些称之为“壁刺”的作品,由许多涂色且缝成矩形的画布所组成,悬挂的画布彼此相连,与墙面成 90 度角,从墙面横着出来 ,同样带到壕沟,形成了一组组重复的垂直线, 这些绘画具有与雕塑和建筑有关的物质特性。日常生活中对视觉的强调,不可避免地会抑制其他的感受。他努力赋予绘画一个物质性载体,从而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

 

第三场研讨会“界外:纤维思维的知识来源”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士,包括设计师、建筑师、科研人员,他们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跳出传统的“纤维”概念来思考,以各自领域中对纤维的不同界定以及其背后的技术和知识为支撑,在艺术和设计的纤维之外观看纤维,有助于辨析纤维艺术在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麻省理工学院(MIT)客座教授袁烽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麻省理工学院(MIT)客座教授袁烽率先在第三场研讨会上发言,他以建筑师的身份讨论建筑场景的稳定性、结构之美以及对数字化时代材料性能的全新意义。近年来,袁烽教授团队研发了机器人 3D 打印、机器人纤维编织以及数字缝纫等全新生产工艺,通过“云市”、“蘑菇塔”、“纤维桥”三个实验性的艺术项目具体介绍,推动计算美学与机器建造的全面融合,通过人机的全新协作来拓展我们的创造力和创作力,来建造建成物以及不同的艺术品。

 

 

 

 

东华大学教授、博导、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员、德国亚琛工业应用技术大学访问教授莫秀梅发言

 

东华大学教授、博导、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员、德国亚琛工业应用技术大学访问教授莫秀梅从组织再生生物材料角度分享,她将静电纺纳米纤维用于组织再生进行实验。静电纺丝是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将聚合物溶液或溶体纺成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的尺寸介于几十纳米到一千纳米之间。静电纺纳米纤维可以仿生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纳米丝状结构,促进细胞的增殖,引导细胞的定向增长。同轴静电纺可以得到皮芯结构的纳米纤维;乳液静电纺可以得到多芯结构的纳米纤维;用快速转辊接收可以得到取向排列的纳米纤维; 动态水流静电纺可以得到纳米纱支架。陶瓷材料也可以被纺成柔软的纳米纤维。

 

 

 

博士、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服装学系教授姜绶祥发言

 

 

博士、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服装学系教授姜授祥,介绍了他从材料科学和纳米薄膜技术着手在纺织材料及其服饰设计应用上开展的开发性研究。他秉持“艺术引领科技进步”的研究主张, 发挥艺术的前瞻性重新审视材料、技术、生产,践行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的创作道路。他尝试在艺术和科技两个领域的交互实践带给艺术创作新的可能性,从材料科学和纳米薄膜技术著手在纺织纤维材料上开展工作并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中国香港城市大学材料工程及纳米科技硕士、材料科学及工程系博士、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博士后、Six-sigma 黑带、认可知识产权产权管理师严册发言

 

中国香港城市大学材料工程及纳米科技硕士、材料科学及工程系博士、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博士后、Six-sigma 黑带、认可知识产权产权管理师严册从纳米纤维研发角度探讨未来纳米纤维与纳米技术相关联的地方,随着对纺织服装在外观,功能和时尚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在过去二十年中许多纳米结构和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纳米电子元件)被逐渐运用于纤维纺织加工中。从未来发展方向看,跨界是每个知识领域不断延伸的方法,纤维艺术和纳米材料的深度交互成为两者各自向前成就彼此人类社会知识意义的新伴侣。 

 

 

 

 

研讨会现场嘉宾和观众

 

 

11月27日下午,浙江美术馆多功能厅以“纤维艺术的契机与危机”展开了一场圆桌会议,讨论今天纤维艺术所面临的契机或危机,希望通过一些专业人士的讨论,看到纤维艺术在整个当代文化境遇下的边界扩展和发展途径。本场会议由联合策展人王晓松主持。

 

 

 

 

圆桌讨论:纤维艺术的契机与危机

 

 

 

“无界之归——2019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联合策展人、艺术评论人、圆桌会议主持人王晓松

 

 

 

无界之归 —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主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 :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当代纤维艺术研究所

艺术总监:施慧

主策展人:冯博一

策展人:王晓松、刘钢、黄燕、金泽韻(日)

助理策展人:张凡、王琦、杨杨

 

浙江美术馆展期: 2019年11月26日-2020年2月9日

中国丝绸博物馆展期: 2019年11月26日-12月22日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期: 2019年11月26日-12月2日

 

 

浙江美术馆

杭州市南山路138号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

周一休馆  节假日正常开放

门票:免费

 

 

 

 

供稿:李文庆 王钰

责编:展览部

摄影:徐伟杰 谢丰毅

微小编:狄子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