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ATING
CONCEPT
第一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主题

一、主题与展览

 

(一)学术主题

        首届纤维艺术三年展以“纤维,作为一种眼光”为主题。

        纤维艺术,作为当代艺术中“软雕塑”的实验代表,让人联想到织物和毛毡、纸和拼布,然而今天的纤维艺术所涵盖的,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眼光,引发人们对 自身文化及生活状态的新一轮思考。“纤维,作为一种眼光”,将从多重视角来阐述“纤维”这一古老、久远但又与人类生活始终密不可分的物质在今天对于我们的 社会、生活及精神世界中的意义。

        纤维作为一种文化的眼光,不仅存在于艺术的范畴,更存在于普遍的人类文化中。从远古人们的结绳记事开始,纤维作为文字最早的表现形式,便与人类文明 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英文的“文字”(text)和“织物”(textile)两词都出于拉丁语中的textus,均有“织造”的意思。纤维相伴于人类的 诞生,从一开始便与人类有了肌肤之亲。这种肌肤之亲转化为一种诗意贯穿着人类的历史。纤维赋予人类安全感和物质性,而人类又反过来赋予纤维以艺术性和诗 性。中国古代佛教艺术中的刺绣佛像和织锦唐卡,欧洲中世纪的圣经壁挂和刺绣花毯,都是人类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在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的今天,艺术家们用纤维的语言表现和探讨的,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的呼唤,更是对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叩问与追寻,让我们重 拾一种日渐丧失的生存意义。

        纤维作为一种交流的眼光,连接着不同世代的同时在场。艺术进入二十世纪后,潮流的更新日新月异,纤维艺术也是如此。在新世纪之初,艺术家开始回望过 去一个世纪的发展,回应历史节点所产生的影响,于是,纤维艺术表现为一种同时在场——不同世代的同时在场。当不同世代的纤维艺术相碰撞时,它们可以是对过 去的一种缅怀与尊敬,也可以是对当下的一种反思与批判;可以是对明日何去何从的探索与追寻,还可以是对不同时空不同文化相交织的一种关注与尝试。今日世界 的最大特点就是全球化,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也使得人们之间的文化认同感越来越淡漠。而纤维艺术,作为最传统最普遍及最有文化独特性的 一种艺术,它的同时在场,无疑能唤起人们对自身文化归属感的思考。

        纤维作为一种批判的眼光,不乏当下性与实验性。在物质需求空前高涨的今天,消费主义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一部分是生活必 需,一部分是奢侈纵欲,这使得消费品本身具有了双重意义。越来越多的消费品随着设计的介入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成为既是必需品,又是奢侈品。而作为与人类 生活资料密切相关的纤维织物,当她以其双重消费的身份揭竿而起时,则最直接和最准确地表达了当代叙事。纤维艺术在用日常材料表现消费主义的同时,也在暗示 这些产物在过去和今天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柔韧的表面和触感的肌理构成纤维艺术的日常语言,我们不断看到用布缝制的食物、用磁带编织的衣服、用一次性纸巾架 构的宅女屋,和用斑斓的色线缠绕的购物车,这些生活中最平常的东西,当他们穿上纤维的外衣,两者碰撞出的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于是我们停下脚步,开 始审视这些不寻常的平常物,同时也开始反思那些我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消费活动,是否真的如表面般光鲜。

        纤维作为一种创新的眼光,正在一个崭新的“织布机”上编织着新的世界。演奏着虚拟空间的混响。诺贝尔获奖科学家查尔斯·谢林顿(Charles Sherrington)曾把思维形容为“一个神奇的织布机。它正以数百万计的闪烁的织机梭子,编织着一个消溶的模式。”纤维艺术的线性隐射了虚拟世界的 线性,在互联网上,人们互相看不见,却由一根根隐形的网线相连。在网上,我们足不出户便能拥有一切,这在前计算机时代是不可想象的,而今我们对这一模式早 已习惯。人与物的交互如此,人与人的交往亦是如此。自从Windows95问世之后,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聊天,在网络空间中,文本及声音通过互动进行组 合,在计算机屏幕上产生一种新的对话形式。我们发现,“织造”、“网”、“洞眼”和“网络”等纺织品词汇,今天已延伸到互联网的范畴,参与到世界的触觉, 回馈我们的世界。 “‘纺织’正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它最终会成为一个数字化的现实,并可能作为一种新的物质,以前所未有的形态和设计来彼此互联和发挥作用。” 当代纤维艺术将以纺织品与科技的融合作为新的实践模式与思考,来成就它在21世纪的生存和蓬勃发展。

        纤维作为一种产业的眼光,在"丝绸之府"的杭州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和民众根基。杭州的丝绸、织锦是精致和谐之美的集大成之象征,拥有"东方艺术之花" 的美誉,它们不只是单纯的生活消费品,它们承载了杭州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悟。杭州人似乎天生就有着纤维的性格、纤维的情结。断桥边的婀娜杨柳,满觉陇的 金秋桂雨,梁祝的凄美爱情,白蛇的动人传说,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柔韵。而秋瑾的刚烈、岳飞的精忠、于谦的丹心,又在述说着一种韧的品性。这种柔韧正是纤维 的品格。今天的杭州,已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悉心打造,杭州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已成为中国服装第一街。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化竞 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杭州市政府又在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建立了“中国纺织服装信息商务中心”,2008年该中心又创立了国内第一个专为纺织服装行业服务的 大型综合空间——“中国116时尚设计创意园”,成为传统棉纺织产业向创意文化产业过渡的最好平台。基于国际纤维艺术三年展在杭州的举办,将从艺术的原创 精神上再次引领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带来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生存空间的创新。我们相信,纤维艺术三年展将拉动杭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纺织 业、旅游业和创意产业的更新。

 

(二)主题展

        主题展将由“经纬天下”“手与心应”“反者之动”“刚柔并济”四部分内容组成。分别关注的是作为纤维艺术起源的传统编织艺术;指与物化的手艺思想者;具犀利眼光的艺术创造者和关怀生态环境的艺术建设者,来形成本届展览的主题链。

 

1、经纬四方:

        世界各地的编织艺术从人类之初便开始薪火相传,纤维艺术史也即是一部关于不同民族的历史。这一部分展出以中国古代为主体的织物艺术,并包含了亚非欧美等地的传统编织艺术,从中可以看到世界范围内的传统技艺是如何传承繁衍的。

2、手与心应:

        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讲述了一种关于技艺的得心应手。正如庄子倡导的是一种“指与物化”的美学思想。在当代纤维艺术中同样不乏坚守技艺精湛之作。这些作品深掘编织的内涵,将技艺融为物化的沉吟。这一部分还将展示洛桑壁挂双年展的收藏作品。

3、反者之动:

        “道”的运动是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这其中暗示了批判精神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革新动力。而另一方面, “反”者并非为反而反,而是返回事物的本源,去追溯事物的根本。这一部分将展出代表城市发展和对都市中人与物质的关系、对现代消费现象进行反思的具有批判 倾向的作品。同时还包括带有实验性的运用数字化等高科技创作的革新纤维艺术作品。

4、网络天下:

        带有柔性特质的纤维艺术将成为今天公共艺术新的创作领域,我们可以从纤维与织物积蓄着温情的、及大体量轻盈的作品中,看到纤维艺术在钢筋玻璃建构的硬质共享空间中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形成未来新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

 

二、策展人的话

        杭州,这座古老的丝绸之府,将在2013年的9月,迎来第一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杭州是中国最早的皇家画院所在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美术学院就坐落在秀丽的西子湖畔。上世纪80年代,保加利亚著名纤维艺术家、教授马林·瓦尔班诺 夫,在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了“万曼壁挂艺术研究所”,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纤维艺术教学与研究的基地。1987年研究所的三幅作品入选了第13届瑞士洛桑国际 壁挂双年展,是中国的现代壁挂第一次走向世界。之后研究所又在上海、香港、美国等地举办了“中国现代壁挂艺术展”,引起广泛反响。万曼壁挂研究所在上个世 纪80 年代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纺织与纤维艺术历来是人类生活和艺术创造的重要方面,同时又与不同地域不同时空不同文明构成多元文化的端倪。纤维艺术涉入人类文明、涉入社会生活、 涉入城市化发展、涉入环境优化、涉入材料更新等诸多方面,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系列重要思考。近几十年来,在世界各个国际艺术大展中都能看到纤维艺术形态的作 品,他们以对社会发展的审视,对物化的思考及都市消费现象的反思,形成独具特征的艺术魅力。

        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将以“纤维,作为一种眼光”为主题,从多重视角来阐述“纤维”这一古老、久远但又与人类生活和精神世界密不可分的意义。以 纤维作为一种眼光,我们不但能窥识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还能很大程度上厘清和重建传统文化与今日生活的交织互动的关系。今天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构建 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本土纺织业的历史与现实为我们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杭州举办纤维艺术三年展,我们的宗旨是:从国际当代艺术语境中拓展纤维艺术 的独特性;在本土创意产业的大潮中构建当代艺术创造与生活创意同在共生的整体精神,进而引领当代纺织品艺术、产业、时尚发展,再造本土高峰及国际凝聚力。

        本届三年展将邀请35-50位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各国的艺术家,以他们富于锐意的作品打造三年展的高峰品质。展览将在浙江美术馆和中国丝绸博物 馆同时展出。两个专业展馆都坐落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一流的展示空间和设施将为纤维艺术的展示增添夺目的光彩。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将成为世界范围内当代 纤维艺术的新坐标。让我们相约在2013年的杭州!

施慧
2012/4/22

 

三、学术主旨

        首届杭州国际纤维艺术三年展旨在从国际当代艺术语境中拓展当代纤维艺术在社会、文化、经济、产业领域的独特性、整合性及其可持续发展性;从国际当代 艺术领域中拓展当代艺术理想及开拓性和实验性的创造思维,反映隐藏在视觉形态中的时代特性,构建当代艺术创造与生活创意同在共生的整体精神。

 

1、今日·历史 Nowadays·Historic

-梳理传统发展 揭示明日历史

        在人类的文化史上,没有一种文化样式像编织艺术这样源远流长,它的历史甚至超过了绘画和文字。远古先人结绳记事应该说是人类对柔性材料维系结构的最 早尝试。编织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丝织物出现,1958年在浙江湖州南郊钱三漾新石器遗址的下文化层中出土的绢片,被确定为距今 4700年前的良渚文化,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而以经纬线织作的缂丝技术兴于唐而盛于宋,南宋时期的临安,以宋人山水为粉本的 缂丝艺术充分发挥了编织的独特技艺,较原作更胜一筹,是中国编织艺术中的瑰宝。

        在欧洲,传统的编织艺术高布林(Gobelin)也称壁挂,是指有图案纹样和人物形象的绘画性挂毯。其采用的也是以经纬线织作的技术。欧洲新艺术运 动和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者包豪斯学校对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被称为法国现代壁挂艺术之父的让·吕尔萨直接倡导了现代壁挂运动。 1962年他与瑞士洛桑政府、洛桑古代博物馆和法国文化部共同创建了瑞士洛桑“国际古代和现代壁挂艺术中心”,并同时创办了第一个向世界公开展示的 “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成为现代纤维艺术演绎的舞台。两年一度的展览将世界各国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壁挂作品推荐出来,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纺织工业巨头 云集到此,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带动了国际纤维艺术的热潮,洛桑也因此成为世界纤维艺术的重镇和中心,她使全世界都认识到了纤维艺 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创造潜力。在今天的国际艺术大展如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上都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时代赋予纤维艺术巨大的活力,全球化、网络信息化和快速的城市化叠升出很多虚拟与多元的时空,如何在中国特色的社会进步中汲取创意的源泉?彰显文化创意魅 力?如何在物化的后殖民世界中回望人性的精神的家园?去填充明日的历史,去塑造艺术、生活、产业共荣的时代? 在这里,中外悠久的纤维艺术史是创新的根基,以中国为首的迅速变化的当代社会是艺术创作的土壤,虚拟时代新的材料基因是创作生发的养料。于是,如何回归并 激活传统,从而将今日生活中的养料转化为艺术创造,从数字时代人们对时空的新的认识中获取活力,转化为纤维艺术,便是我们新的使命和出路。

 

2、手艺·思想 Hand · Mind

-彰显手工技艺 塑造思想利器

        在人类文明之初,手艺作为一种手上的技艺也蕴含着思想的结晶,它综合的反映着人类的发展历史和艺术创造。而纤维艺术作为最悠久的一种手工技艺,在形式和语言的表现上具有其独特魅力。它大量使用

        天然、人造、化学及有机合成纤维,通过编、织、结、缠、绕、缝、绣、扎、印染、粘贴等丰富的手工技法,演化出艺术作品特殊的意味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丰富的艺术语言及多样的空间展示形式是其它艺术样式所无法替代的。

        由于手与心的相通,在纤维艺术彰显手工技艺的同时,手工与思想的完美互动使现代纤维艺术在当代艺术领域独树奇葩。纤维艺术不仅仅是手工编织的一项技 艺和形式,更是一种艺术创作和理解世界的方法。在希腊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妻子佩涅洛佩是一位伟大的编织者,她的名字在希腊语中即“梭子、纺织” 之意,为了应对众多居心叵测的求婚者,这位忠贞而智慧的妻子设计了“织寿衣计”,白天纺织,夜晚拆掉,周而复始——这反复的拆解和重建是为了等待的延迟。 在佩涅洛佩的故事里,编织之中的梭子作为时间的隐喻已然揭示了编织所具有的积蓄和期待的力量,这编织最后的凝结之物因此感人至深,独一无二。

        通过手艺劳作塑造精神理想,是对今日社会文化的一种挑战,是艺术家在后工业化历史语境中的人文关怀和对未来文化的深刻思考。

 

3、传承·开拓 pioneering heritage

-更新学术话语 开拓创新领域

        当代不是一种风格、一种潮流,当代性也不仅是这种风格和潮流的属性。当代艺术具有永不妥协的批判精神,而批判精神则构成当代性的核心。当代性关系到 今日全球化、技术化、城市化、信息化社会的时代内涵,是当今时代文化变革和创新的深刻根源。纤维艺术从传统手工编织,机织,工业化生产到数码编织,新材 料、新技术运用日益多样,其具有时代创意的实验性特质,促就了其与时代文化的关联。纤维艺术与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发展、与生活环境的优化等多方面的联系, 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重要思考。她代表了城市发展和物化思考与批判的创作倾向,在对造物关注的同时,进行对都市化中人们对物的认识、人被物化的质疑、对物化 的判断批评以及对都市消费现象的反思。

        纤维艺术与人类与自然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关联,在今天运用自然或非自然的纤维材料进行创作,是对今日社会环境的一种挑战。从平面创作时期的编织艺 术,历经立体表现时期的软雕塑,到空间塑造时期的装置艺术,以及今日对大跨度空间征服的悬浮艺术,纤维艺术以它的柔韧和温情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空间的改变 而不断涌现出新的活力。在今天高楼耸立的水泥森林般的城市空间中,我们总感到一种自然温情的缺失,追忆那农耕的乡愁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家园。时代给予我们机 遇,我们面临着新的公共艺术的契机,如何在数字时代全球化的语境之下突破旧有的局限,指向世界的共同话题,并藉此重新建构新的文化语系, 提升纤维艺术中所蕴藏的创新活力,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4、本土·国际 Local·Global

-深化本土关怀 树立国际影响

       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契机,现代纤维艺术已经成为代表这个时代精神的一场媒材领域中持续发展着的艺术,各国都围绕现代纤维艺术创作来体现民族当代 艺术建设的先进性。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构建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本土纺织业的历史与现实为我们提供了理由和动力。中国作为传统深厚的纺织大国,如何重 建新的本土关怀,从新民间的小市场产业中汲取活力,从中国飞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获取 动力,是我们在深化本土关怀时应着重考虑的。杭州国际当代纤维艺术三年展项目,将依托浙江、杭州、长三角地域资源与文化底蕴,营造新时代文化话语权,致力 于从新的角度讨论纤维艺术的当代性及其当代创造的可能,探索当代背景下纤维艺术的人文价值和开创未来的意义,引领当代纺织品艺术、产业、商业、时尚发展, 再造本土高峰和国际凝聚力。

        首届杭州国际纤维艺术三年展将是世界当代艺术家、艺术爱好者和促进单位与时代、历史、城市的公开艺术对话,她促使城市创意产业与新民间文化的联姻, 在提升城市魅力、搭建产业平台的同时,推动杭州、浙江乃至中国的学术界、企业界、纺织产业共构新时代的立体文化舞台。首届杭州国际当代纤维艺术三年展将是 世界范围内当代纤维艺术论坛的新坐标,她的持续发展将在世界范围引起文化聚焦。同时这一国际特色展览项目将从高端层面促进浙江文明大省的建设,提升浙江和 杭州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首届杭州国际当代纤维艺术三年展将以它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作为引领当代纤维艺术发展的领航标,营造杭州这个东方纤维艺术的重镇,使三年一届的杭州国际纤 维艺术展成为既具有立足东方本土艺术主体精神,又具有国际凝聚力的巨大的国际艺术盛会。

 

四、展览背景

 

1、地域文化与特色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有着浓厚文化积淀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在2200年的岁月中,它就像一颗兼有自然光泽和人文气息的明珠,在中国的东南沿海熠熠生 辉。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往今来,杭州都是肥沃富饶的“鱼米之乡”,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在这座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古都中,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均流连忘返熏醉于此,上演着一曲曲“忆江南”。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正 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这方杭州的印章,在挥洒迷人江南墨韵的同时,也在书写着独特 的人文历史。杭州,正在走向世界,为国际所熟知。

        江南素有织桑养蚕的传统,杭州丝绸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文化时期,那时杭州的先民就已能种桑、养蚕、织帛和制造原始的缫丝。 春秋时代,越王勾践以"奖励农桑"为富国政策。汉代,杭州丝绸就以其水准之高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国外。唐代时,杭州盛产的绫类已有"天下为冠"的盛誉, 成为宫廷贡品。南宋时,杭州市内呈现"机杼之声,比户相闻"和"都民女士,罗绮如云"的盛况,其时的缂丝艺术更是精美之极,由此而称"丝绸之府"。可以说 今天,杭州丝绸早已作为一种文化品牌享誉全球。同时,中国丝绸博物馆也设在杭州,这些都意味着纤维织物与杭州这座城市的密切联系。

 

2、当代纤维艺术在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于1928年选址杭州西子湖畔,是我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先锋,中国美术学院在国内与国际的当 代艺术教育中都彰显出其独特的艺术主张与重要地位。我国对当代纤维艺术的研究是从1986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与浙江美术地毯厂共建的“万 曼壁挂研究所”开始的,特别是1987年研究所创作的三件壁挂作品入选瑞士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在世界引起轰动,从而开启了中国当代纤维艺术研究的新纪 元。紧接着在上海、香港、美国、日本陆续举办了展览,引起巨大反响。近年来,在当代纤维艺术的发展中,中国美术学院独占“天时、地利、人和”,既占领了高 端的教育平台,同时又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教育队伍,并与国际间保持着密切而广泛的交流。当年的万曼壁挂研究所已拓展为今天的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纳入了 学院的教学体系,并在纤维艺术教育中呈现本硕博层面,其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对中国纤维艺术教育的当代性转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近年来万曼 壁挂研究所先后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和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纤维与空间艺术展,得到艺术界一致肯定与好评。

 

3、时代的召唤

        今天,浙江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带动着文化大省建设的蓬勃发展,在美丽的杭州创立国际高端文化艺术项目势在必行。杭州在今天举办以纤维艺术为主题的国 际大展,无论从天时地利人和来看,都是有其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的。在诸多艺术门类中,纤维艺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显然是百姓最熟悉,与之生活最紧 密的。以纤维艺术为切入点,将普通大众吸引到当代艺术活动之中,将艺术普及到生活之中,促进全民的文化发展,显然是最便捷也最高效的。有记忆的杭州市民应 还会记得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在杭州香格里拉饭店中的那些带着温情和时代气息的软雕塑作品。在国民素质大幅提高的今天,艺术市场的潜力也是巨大的。一 方面纤维艺术大展将因为杭州这座城而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另一方面,杭州也必定将会因为这项国际盛事而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旅游者,从而提升城市的国 际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纺织业和创意产业的更新,带动旅游业及文化产业的繁荣,加速本土经济的发展。

        首届杭州国际纤维艺术三年展,将依托“丝绸之府”杭州独特的人文历史,凭借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以及会聚在国际知名学府中国美术学院的艺 术人力资源,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现代的展示空间和优质的国际管理机制,打造跨国界的当代实验艺术舞台。呈现既具有杭州历史文脉与地域特色又与当今 时代、生活对话的当代艺术,将杭州营造成重要的国际当代纤维艺术中心,展现人间天堂的国际文化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