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奥尔塔+豪尔赫·奥尔塔

其作品被众多公共与企业机构收藏,涵盖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地: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CNAP)、波尔多当代艺术馆、塞纳-圣但尼当代艺术基金、艾克斯-普罗旺斯布什省总委员会、洛林地区当代艺术基金、马赛市政厅、法国移民史国家博物馆等;德国鲁尔艺术节;荷兰DSM艺术收藏、弗里斯兰斯洛滕市等;意大利费恩斯特拉尔基金会、高利内利基金会、奥利维蒂基金会、杰尼亚基金会、MAXXI国家美术馆等;英国英格兰文物署、史密斯斯罗画廊、威康收藏、约克郡雕塑公园等;美国坦帕当代艺术博物馆、富达投资艺术收藏、约翰逊艺术博物馆等。

介绍来自艺术家本人

上一页 [1] [2] [3]

群岛(丝绸之路南海 - 孟加拉湾),来自东南亚、中国、日本的纺织品、玻璃珠、丝绸和亚麻刺绣,150 x 150 cm,2017-2018
2017年,露西·奥尔塔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驻地创作期间,对爪哇蜡染(Javanese Batik)产生浓厚兴趣。历史上,蜡染图案常承载复杂的空间想象与族群经验,其抽象构图描绘着村落、墓地与农耕周期等集体生活的地理叙事。鉴于印度尼西亚由逾一万七千座岛屿构成,这种图案化织物也极有可能在过去兼具航海导航之用。
在《群岛》这一系列中,露西·奥尔塔延续纺织物作为叙事载体与航海工具的文化功能,创作出一组“织物地图”——以新加坡市场搜集的印尼蜡染、中国提花、日本织纹、马来刺绣等当代织物,象征新加坡多族裔社群的组成,也折射其历史上作为海上贸易港口的节点地位。
作品运用传统贴花(appliqué)技法,将不同的布料图案层叠缝合并填充凸起,模拟岛屿地貌。拼布“群岛”上镶饰三维丝绸花朵贴饰与玻璃珠刺绣,这些材料在历史上曾通过南海与孟加拉湾的“丝绸之路”被广泛贸易流通。整组作品最终被安置于大型亚麻画布上,画布以17世纪早期的海图为蓝本,绣有航线与指南玫瑰图案。奥尔塔所绘制的是一种想象中的岛屿景观:布满繁复花卉纹样,植被丰饶,充满诗意与虚构的生态繁荣。
通过纺织这一媒介,《群岛》回应了自古丝绸之路至今“一带一路”倡议所连接的横贯亚欧的政治与经济网络及其深远影响。作品映射出这些跨大陆流动如何在文化与生态层面塑造了区域结构——从多元文化交汇,到棕榈雨林的大规模砍伐所导致的碳排放危机。岛屿上静默绽放的花朵既象征自然的坚韧与再生,也构成一份温柔而坚定的诗性呼吁:呼吁我们在当下全球语境中,重新审视人类行为对地球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作品照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1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