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国际研讨会
基本信息

织物式思考

2016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国际研讨会

 

时间:2016年9月26-28日

地点:杭州,浙江美术馆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馆,

协办:Mill6 Foundation

媒体支持:雅昌艺术网,艺术狗,艺术界

 

主题阐释

织物式思考/主题与论述

      本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主题是“我织我在”。从纤维艺术的角度出发,关键词是“我织”,以当代艺术三年展的视野来看,关键词落脚于“我在”。我织我在,即通过“织”这一纤维艺术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手段来思考关于存在和感知的问题,“我”在这里非中介物,而是主体,充满主动意识的主体。

      建筑师戈特弗里德·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说过:“在人类的最初就存在织物艺术(In the beginning there wastextile art)。”可见“织”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劳作是伴随着人类的演进而不断更新的,“织”的出现代表着“劳动的人”的诞生,“织”的存在代表着人的存在,“织”的发展代表着人类的进步。

陈界仁(Chen Chieh-Jen), 加工厂,录像,31分09秒,2003

      不论在何种语言中,“织”的含义早就超越了传统的经纬线编织,而指向一切事物的纷繁交错,织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物,丝麻、竹藤,毛发、身体,商品、建筑,也可以是抽象的物,思想、情感,语言、文字,身份、利益,还可以是两者的交织碰撞,文化、艺术,生产、生活,地方、历史。

      在对“织”的本义及其衍伸的理解之上,本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国际研讨会的主题定为“织物式思考”,它不仅仅是在织物中呈现特定的历史或故事,也不仅仅指借助织的劳作行为陈述或表达,还不仅仅为通过织物讲述其背后的运作机制和文化意蕴,更意味着像织物一样交织繁杂却又有条不紊地进行思考与叩问。“我思故我在”,用“思考”回应“存在”的命题,是“织物式思考”对“我织我在”三年展主题的最有力阐释。

      “织物式思考”的主体,即是“我织我在”中的“我”,他们是手工匠人、艺术家、制造者,也是收藏家、学者、研究者,还是哲学家、文学家、策展人。研讨会以这些主体的划分作为讨论专题的分类依据,从哲学家、策展人、研究者、博物馆学者、艺术家、评论家几个角度切入,来阐述不同视野下的“织物式思考”。

 

1-主题演讲:通过织物去思考

演讲人:萨拉·马哈拉吉(Sarat Maharaj)

      萨拉·马哈拉吉生于种族隔离年代的南非。他于1980-2005年担任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艺术史及艺术理论教授,现在是该校的客座研究教授。目前,他是瑞典隆德大学马尔默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及知识系统教授。萨拉主要关注马赛尔·杜尚,詹姆斯·乔伊斯以及理查德·汉密尔顿。他的写作涵盖了:作为有章法的知识和无章法的知识的视觉艺术;织物、异乡声学和文化翻译,非西方现代性及其以外的新的社会学研究。此外,他还是一系列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以及当代视觉艺术展览的组织者和策展人,推动欧洲艺术研究的改革。作为哥德堡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的发起人和学术委员,并担任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

      马哈拉吉教授与织物相关的思考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物质以及图像的角度,勾勒出织物可以作为艺术生产和文化表征,以及通过织物进行的创作作为知识生产方式。此次讲座将是马哈拉吉在亚洲国家第一次将织物话题放到展览相关的平台上来,对他来说,这也将是关于织造的一次翻译实验。

 

2-对话:萨拉(理论家)、高士明(策展人)、许江(艺术家)

 

纤维艺术的语境和语义

      本场拟邀请重要纤维艺术的相关机构及相关的研究者,介绍其收藏、研究和近期项目。本场讨论基于纤维三年展作为一个推动纤维艺术创作与收藏的展览,正式搭建了这样一个“发起-研究-展示-收藏”的纤维艺术平台,一方面用以深化当代纤维艺术领域的展示,另一方面则是推动业界内的文化及智性深化。本场作为一个开端,以研究为基本出发点,为现代艺术当下的现状勾勒一个基本的历史和图景。

 

希拉•习克斯,纤云弄巧,装置,2016

 


纤维艺术绘图之中国经验

9月27日14:00—15:15

主持:刘潇(策展人)

1、许嘉:绣画叙史 2、张宇凌:中国织物中的牡丹 3、陈浩如:竹编与建筑

     

      纤维艺术三年展在当下被推到艺术的前台来探讨,首先是它地理上的一种关系。我们可能二十年前还在讨论中国城市化的问题,而当今,在讨论中国经验的时候,出现在世界视野中的并不仅仅是北上广深而已,相反,更具文化内核以及更切实的中国经验的地方被推到了前台。而这样的中国经验,更多的是被年轻一代研究者向我们提出。一方面是对于既定历史的拆解,另一方面则是用实践将新问题和新视野呈现出来,让这个中国经验被打开。

刘韡,绿地,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16

 

对话:编织记忆

9月27日15:30 -17:30

主持:孙振华(理论家、策展人)

1、Hew Locke 2、胡晓媛 3、金守子

回应人:JanisJeffries(策展人、学者),孙振华(学者)、曹丹(艺术新闻、艺术界 执行出版人)

 

      本场基于艺术家针对织物的具体实践,引出织物如何成为艺术家关于心灵记忆、个体记忆、社会记忆的承载,如何唤醒我们的触觉之思。

 

许江&袁柳军,山水离歌,装置,2016

 

主题:我们的纤维艺术工作与未来

9月28日,9:00- 12:00,同声传译。

内部圆桌

主持:杨振宇(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Assadour Markarov——教授,纤维艺术策展人,孙振华——理论家、策展人,施慧——纤维艺术教育者,艺术家,单增——艺术家,策展人,Angelika Li——六厂基金会总监,高橋 瑞木——六厂高级策展人,MartaKowalwska——波兰纤维艺术史研究者,Michal Jachula——波兰策展人,GrantWatson——Social Fabric & Open Letter策展人,Jessica Hemmings——Culture Thread编辑,策展人,Janis Jeffries——学者,艺术家,策展人,许嘉——艺术学理论博士,刘潇——策展人,Asli Samadova——阿塞拜疆编织艺术策展人,罗秀芝——台湾策展人,陈奕明——雅昌艺术网,Mitchell Denburg——危地马拉The New Roots Foundation总监

时间安排

9月26日下午14:00 - 17:30

同声传译

论坛致辞:施慧教授(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艺术总监)

1-主题演讲:通过织物去思考

演讲人:萨拉·马哈拉吉(Sarat Maharaj)

2-对话:萨拉(理论家)、高士明(策展人)、许江(艺术家)

 

9月27日上午:9:00 - 12:00

同声传译

纤维艺术的语境和语义
上半场:9:00 - 10:15

研究者的工作

主持:郭晓彦(北京民生美术馆馆长)

1、JessicaHemmings(Culture Thread主编、策展人)

2、Michal Jachula(波兰纤维艺术策展人)

3、罗秀芝(台湾策展人,专注于台湾岛纤维艺术家)

 

下半场:10:30 - 12:00

博物馆专场:纤维艺术的收藏与研究

主持:杭间(中国设计博物馆馆长)

1、BrunoThithier(Conservateur de la Cite de la Tapisserie, Aubusson,奥布松壁挂美术馆首席策展人)

2、BrendaDanilowitz(阿尔伯斯基金会总策展人)

3、张西美(织物教育家、顾问、研究者)

4、李安琪(六厂基金会总监)

 

9月27日下午,14:00—17:30

同声传译

纤维艺术的语境和语义
上半场:14:00—15:15

纤维艺术绘图之中国经验

主持:刘潇(策展人)

1、许嘉:绣画叙史

2、张宇凌:中国织物中的牡丹

3、陈浩如:竹编与建筑

下半场:15:30 -17:30

对话:编织记忆

主持:孙振华(理论家、策展人)

1、Hew Locke

2、胡晓媛

3、金守子

回应人:JanisJeffries(策展人、学者),孙振华(学者)、曹丹(艺术新闻、艺术界执行出版人)

 

9月28日,9:00- 12:00

同声传译

内部圆桌
主题:我们的纤维艺术工作与未来

主持:杨振宇(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Assadour Markarov——教授,纤维艺术策展人,孙振华——理论家、策展人,施慧——纤维艺术教育者,艺术家,单增——艺术家,策展人,Angelika Li——六厂基金会总监,高橋 瑞木——六厂高级策展人,MartaKowalwska——波兰纤维艺术史研究者,Michal Jachula——波兰策展人,GrantWatson——Social Fabric & Open Letter策展人,Jessica Hemmings——Culture Thread编辑,策展人,Janis Jeffries——学者,艺术家,策展人,许嘉——艺术学理论博士,刘潇——策展人,Asli Samadova——阿塞拜疆编织艺术策展人,罗秀芝——台湾策展人,陈奕明——雅昌艺术网,Mitchell Denburg——危地马拉The New Roots Foundation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