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言 & 箴言
参展艺术家 10位
参展作品 24件

针言是一种言说,以针载言。“针”的古字为“箴”,所以“针”从造字之初就含有“箴言”之意,不带有任何性别暗示。无论是织衣的长竹针还是刺绣的绣花针,针尖上都流淌着言说、劝诫与预言性的文化隐喻。中西方文化都将细密的针与语言相连,指向肉身之感、人性的激活、苏醒以及灵魂的修炼和提醒,并与未来之预言发生关系。将针刺痛身体的触感与言语刺激心灵的感知相连,这或许即是“针”类比于“笔”的最初的从文字本身生发的源头。因此,“针言”溯源可还原为编织的本体语言织、编、结、绣及一系列和针、刺绣、预言相关联的艺术作品,使传统编织得以回应与活化

织与针
本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主题是“我织我在”,从纤维艺术的角度出发,关键词是“我织”,以当代艺术三年展的视野来看,关键词落脚于“我在”。我织我在,即通过“织”这一纤维艺术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手段来思考关于存在和感知的问题,“我”在这里非中介物,而是主体,充满主动意识的主体。
阅读全文
身体 & 身份
参展艺术家 9位
参展作品 14件

编织与人的身体密不可分,毛、麻、丝、棉,各种材料的织物都带给我们独特的肉身之感。它既是身体的,又是身份的。身体,代表着温度与感知 ;身份,代表着记忆与历史。我们的肉身覆盖着皮肤,而织物通常被称为“第二皮肤”。在今天全世界多元文化的语境之下,织物又生发出“身份”的象征,传达着不同时代、不同集群的特殊声音,与不同种族、不同地域形成密切的关联。织物既是每日生活中最熟悉的建构,又是在日渐消失和改变着的身份。这是编织对肉身记忆和历史的回应。

第二肌肤:服装、差异、以及转型的艺术
第二肌肤:服装、差异、以及转型的艺术 * 克里斯汀·切辛西卡 英国东伦敦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前言   本文以艺术家莫德·苏勒尔以及裴灿孝的肖像作品为出发点,探索服装在重塑文化、种族、性别身份方面的作用(i),并探索服装作为一种载体,挑战无形中改变特定民族以及他们的历史和文化表达的权力阶级结构(ii)。
阅读全文
织造 & 铸造
参展艺术家 15位
参展作品 30件

编织既是二维的织造,又是三维的铸造。这种不同形态的塑造,揭示了现代纤维艺术的技艺内涵和实验性质,并激发一系列观念性的变革,与社会现实发生关联。编织的语言不仅仅体现为“织编”行为本身,也不仅仅指向立体的“塑造”,它包含了更为广阔的“建构”“营造”“经纬”等概念,涉及世界范围中的众多社会因素,如“战争”“股市”“经济”“生物”“科技”“生态”“商品”“政治”等,这种铸造是编织对形态与观念的回应。

建构织造
建构织造 安妮·阿尔伯斯 / 德国       虽然“追忆”这种行为本身常带有保守作风之嫌,但有时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追忆同样可以时不时涌上心头,促进我们对进步产生感知的良药。它将我们的成就得以适度地展现,让我们可以总结出进步、 停滞以及可能的退步。借此,追忆启发我们去新的领域探索。当我们审视近年来纺织业的发展过程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 那些重大的发展其实都限制在一个相当确定的小领域内— 发明新的面料以及新的制成品,但相应的,编织的过程在这数个世纪之中实际上却没有变化。纺织化学带来的转变影响深远,可能比 20 世纪由于纺织制造业机械的快速进步带来的改变还要巨大。但在我们所处的现代,周遭一切都在快速发展,急剧地改变了面料的质量与数量,却几乎没有人触及到纺织制造的核心— 编织技术。实际上,当一些核心技术得到发展的时候,编织的技法不仅被忽视了,其中的一些甚至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忘。
阅读全文
现场 & 现象
参展艺术家 0
参展作品 0

编织的生产是生动而重要的社会现场。它诞生于家庭,成长在作坊,流变于地方,活化在工厂 。由编织这一劳作方式连带产生的诸多话题令我们深入第一现场思考现实问题。这一现场中蕴育着众多地方向度和人群讯息,在那里,编织不仅仅发生在个体劳动者身上,更是以行业、企业和群体的方式形成于具体、日常的现场,折射出社会的一个个棱镜。为了回应这一系列现实世界中的社会问题,编织成为一种思想的媒介和发生场,通过繁缛的线团和重复的劳作不断地叩问。这是编织对社会现场的回应。

无铭之物
      1925年,柳宗悦创造“民艺”一词,作为“民众工艺”的省略形式,并将其直译为“folk art”,后又觉“art”一词不妥,转而又自造新词——“folk-craft”。可见,民艺之“艺”与艺术之“艺”不尽相同,而柳氏所倡导的民艺运动就是以发现与“在铭物”相对的“无铭物”的价值为前提,尝试颠覆膜拜“天才”胜于“工匠”的世俗价值观。
阅读全文
梁绍基:云上云 (三年展之平行展)
参展艺术家 1位
参展作品 6件

梁绍基个展 :云上云

梁绍基个展 :云上云
经纬是织品的基本构架,但非织物的唯一构架。当我跨越了纤维艺术装饰性的藩篱和拒绝了材料表面丰富性的诱惑,回到织物的原始起点时,发现了存在于科学与艺术、生物学与生物社会学、纺织与雕塑、装置、行为、跨媒体艺术的临界点。我自 1989 年开始自己动手养蚕,持续了26 年,构成了“自然系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