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增谈纤维与编织:纤维艺术是一种艺术观 | 纤对话·维平台

单增
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教授,艺术家,策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2015年10月13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
被采访人:单增
采访人:刘潇,李慧敏

FAT:单老师您好,您从事纤维艺术教育也已经十多年,您上次参与策划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时候,您当时论述了一个词组,“柔性话语”。我们把“柔性”当成纤维艺术的一个关键词。能请您聊聊“柔性”为什么是如何作为纤维艺术的语法存在的呢?

单增:那我们要从2003年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的命名谈起了。早在1986年浙美就建立了万曼壁挂研究室,但我认为延用“壁挂Tapestry”这个词不够与时俱进。关于编织或纤维艺术在欧洲常用的词汇是偏织物概念的“textile”,而在美洲,则用含义更大一些的“fiber”。前者有织物本身的局限性和它具有的时代语境。所以纤维与空间艺术为工作室确认用“fiber”and space这一名称。我觉得建立一个新研究方向,必须要有一种未来前瞻性。当时工作室设置在雕塑系,雕塑研究更注重介于材料的造型和空间的表达,我当时觉得应该从材料本身的特性出发,而壁挂或织物感觉偏向工艺性。我开设一门课程是“软材料空间思维”。它成型的方式非常丰富,材质上也具有一种亲和力。比如,一根线可以做很多造型,悬挂、编织、缠绕、缝制,任意处之。所以从材料本身来说,“柔”这一点是它最突出的特性了。如果说解读艺术门类的话,从这样的一个切入点,可以找到它的形下而上的东西,自下至上的边界。
它无处不在穿插在很多领域。这样一种视觉呈现是柔软的材料可承载和涉及的空间维度可能会比其他的方式更自由一些。借着视觉的载体,我们可以体会到文化,地域,技术和人的创造力。柔性话语拓展了中国雕塑的传统概念,同时又超越了编织设计的工艺束缚,在艺术教育的当代性探索中独树奇葩!

单增,《水墨元素》,丝绸,数码印制,9x(110x1200cm),2013-2014hangzhou,©单增

FAT:我们记得,您当初在创作中提到很多《易经》的问题,《易经》中提及很多空间问题,造型的基础,具有它的叙述方式和解读方式。在纤维艺术这个领域中,您是如何将数理,法理结合在纤维艺术好的创作和教学当中的呢?

单增:八十年代的美术思潮比较活跃,也讨论中国油画如何民族化的问题。我很想在中国文化的基因里寻找些什么。1987年偶然在上海一个古旧书店里买到《周易本义》,书中很多黑白插图吸引了我。1988年春开始试尝借用易经的一些符号进行油画创作,其中有一张借助水墨意象的油画的作品计划申请中国首届现代艺术大展,期间被文化部推荐到阿曼参加穆斯卡特双年展,很意外作品入选还获了大奖。1991年到德国卡塞尔大学留学,在1992年的卡塞尔文献展主会场前的弗里德里希美术馆前广场草坪上做了《天地乾坤》这件作品。作品用宣纸包裹64块100x70 x10厘米墨汁冰块组成一个方阵。从平面到多维空间,感觉自己在艺术的呈现方式上自由了很多。当时花了很多时间思考《易经》当中象、数的关系。运用纤维材料作为主要媒介是1996年在卡塞尔文献展美术馆展览上的作品首次用64卦符号印制了64件T-恤衫。我希望对于象数的理解以及图像的边界解读,让艺术的活力扎根于自然造化与心源之中,通过我的教学传播情感传达的方式,当然方法途径是多样的。

单增,易时代1996-1999纸本水墨,T-s版印,©单增

FAT:我们知道您在德国学习生活了有十四年,德国的教育方式对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单增:德国严谨科目系统逐渐打通,一种跨学科的自由与平等性结构成为教育的主导,我本科学习油画专业,在我们这一代中很幸运在90年代初能到西方去继续学习,当时的想法是研究油画不去西方肯定无法取得真经。在卡塞尔大学和柏林艺术大学学习,能有机会在绘画,雕塑,铜版画,影像,艺术设计,艺术教育和艺术管理与博物馆方面以及艺术写作的研习对我来说都是很好的经历。当然学习不仅在学校,柏林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有140多座各类的博物馆,600多间画廊,生活在这样的文化大都市你感觉离世界很近。多元文化产生的活力是单一文化所无法比拟的,柏林也因为我们这些外国艺术家对这座城市的多元化的贡献受到媒体关注。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自由与创造性,比任何东西都珍贵。当然德国艺术家的社会保障系统还是比较健全的。如艺术家可以去申请廉价住房、画室、退休和医疗保险等都有特殊政策。比如很多艺术家经济拮据,在穷困的情况下,依然坚持靠零工维持艺术创作,之所以受到尊重因为你是为社会带来想象和创造力的艺术家,因为你的思想和自由不是靠肚脐和味蕾来维持的。自由是什么,其实是对创造性的一种保障!当然,自由是建构在科学和理性的哲学思考之中。

FAT:那您回来后,从教师的角度,您对纤维艺术系的学生的愿景与期待是怎么样的?

单增:值得欣慰的是,我参与主持的教学课程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也拓展为一个系级单位。很多学生入选国内外艺术大展,并获奖,一些青年学子也成为一些院校的骨干教师。我认为好的教育方法是老师和同学要有一个很好的交流,解读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它的视觉逻辑,还有社会学、宗教等语境。当时在德国比较时髦的谈论话题是跨学科,他者,后殖民、二次现代以及反媒体思维。当我回到中国,回到一种语境之后,进一步明白当时这些话题以及思维方式。希望学生能通过我的教学,来分享我十年的留学经验,去理解人家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背后是什么,怎么进行当代性的艺术思考。希望同学在这里,不是局限于纤维材料,而是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视觉艺术的方式上去呈现自己的思想。现状是中国艺术家和世界的对话通常完全牛头不对马嘴。若站在另一个语境中看待,会发现很多的孤独和错位感。学生们可以站在我的肩膀上或从我搭建的台阶上直接与世界对话。

单增,《乾坤》,2014,纤维材料,绞撷,64x(150x300cm/),©单增

FAT:让学生站在你的肩膀上更进一步。那您觉得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反馈给学校的是什么?

单增:今天是一个大同世界,把自己放在多种文化的语境里,感受会是立体的。我觉得多元文化使你更加接近真实,更加宽容。中国美院建校以来就是注重文化交融研究的一所学校。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首先对现代纤维艺术历史进行了梳理,为此,我当时专门整理陈设了一个文献展厅,把历史上重要的东西收集过来了,在这个领域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作为策展人我是从当代艺术这样的一个出发点来思考纤维艺术,而不是完全纠结于纤维艺术本身。从当代的平台去看纤维艺术。所以三年展不是简单关注一个艺术门类问题,而是包含着历史性的思考、社会语境的思考以及艺术自身的跨界性与他者的思考。学校给予很大的支持,同时也对学院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纤维艺术的杰作,与大师作品面对面对话,也与当代活跃的纤维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交流。对纤维艺术的理解开阔了视野。在国外的一些专业会议上我关于三年展的报告也引起国际同行对我们学院的关注。今天,杭州,中国美院正在形成新的世界纤维艺术领域关注的焦点!我感到非常欣慰!希望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