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荷兰,讲究“合作”的Willem De Rooij | 我织我在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参展艺术家

 

“如何从相同的文化渊源中找到灵感、处理相同的陈词滥调和符号,如何思考当下这个时代的审美与枯竭”

Willem De Rooij威廉·德·罗伊1969 - 荷兰

Willem De Rooij的创作涉及到了多种媒介,如影像、装置、雕塑、编织以及展览制作。他发展起了一种严格精确的艺术实践,处理了艺术创作中某些最基础的部分——如意义、色彩、创作者、劳动力以及时间。出于其概念上的严密、显而易见的优雅以及自我指涉的简洁,于是他的作品鼓励并且最终参与了与艺术处理的相关问题。

Willem De Rooij,”Index: Riots, Protest, Mourning and Commemoration (as represented in newspapers, January 2000–July 2002)”. photo: Johan Wahlgren,©Willem De Rooij


关于创作,Willem在与Dieter Roelstraete的一次对话里提到:“‘表现’(representing)和’成像’(imaging)这两个概念,是我的作品的着力点,也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Willem De Rooij,Black and Blue,2012,photo:Florian Kleinefenn,©Willem De Rooij


提及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制作编织类作品的出发点,他直言不讳的提到,因为他不是一个画家(painter),所以一直试图找到一种方式来实现绘画中的那些光影色彩,那种在各种不同光线下面呈现不同视像的效果,编织兴许是最接近的方式,我们可以视其为寻找“通感”的一种途径,通过手上熟悉的技巧,一线一笔,将一幅图像编就而成。荷兰是他出身的地方,也具有丰富的编织文化,这也是他留在脑海中很亲密的一个存在。所有的编织作品,都是由受邀的编织工匠在他分配的作品实现条件下完成。

Willem De Rooij,Black and Blue,2012,©Willem De Rooij


这里还引申出他创作中的重要方面:合作。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以来,他一直进行着各种合作。最开始,Willem与伙伴Jeroen de Rijke一起工作,产生了艺术家组合De Rijke/De Rooij,2004年被提名Hugo Boss奖,直至伙伴2006年去世。随后,他保持着与各类人群的合作,插花师傅、编织工匠、画家等等展开各类合作。于他而言,各种合作者都是具有匠人职能的个体,包括展览的策展人、博物馆的馆长等。这些作品通常是在与手工艺品专家的合作中发展起来的,这使得它们的审美决策失去了个性。艺术家从根本上消除了所谓的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将产品甚至是意义分配得尽可能广泛。

Willem De Rooij2015年个展现场,©Willem De Rooij


Willem同时任教于法兰克福与柏林的美术学院。除了视觉艺术课程之外,他在2016年的最新课程则是“社会预科班”,给已经从艺术学院毕业,但是还没进入艺术圈的学生以指导,如何作为艺术家。用他的话来说,他想要与年轻时代的艺术家们保持联系。

Willem De Rooij2015年个展作品局部,©Willem De Rooij


Willem de Rooij的每一场展览都回顾了一种基本的疑问:如何做一位当代人,如何生活于同一个世界中,如何从相同的文化渊源中找到灵感、处理相同的陈词滥调和符号,如何思考当下这个时代的审美与枯竭。

ps: 该艺术家也参展过2014年上海双年展,所以,对你来说,应该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