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印度的艺二代 Mrinalini Mukherjee | 我织我在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参展艺术家


“古代神像和现代材料,由此而成的怪物,都让人不断回忆过往那些以慢为美的技术”

Mrinalini Mukherjee姆娜里尼·穆科杰1949-2015

Mrinalini Mukherjee1949年生于印度孟买,卒于2015年2月。就在她在新德里国家现代美术馆个展开幕后七天,她过世了,以至于2015年的整个春天,印度的艺术界都在为她默祷。

Mrinalini Mukherjee新德里国家现代美术馆个展现场


Mrinalini Mukherjee成长在一个艺术家庭,她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她的父亲Benoe Behari是与泰戈尔齐名的现代主义画家。Mrinalini Mukherjee毕业于孟加拉西部的艺术学院(Visva-Bharati University in Santiniketan),这个学校倡导与自然的合一,泰戈尔是这座大学的创办人,而Mrinalini Mukherjee的父亲此后也成为了这座学院的校长。Mrinalini Mukherjee从1965年到1972年在巴罗德的Maharaja Sayajirao大学学习。她所受的艺术训练包括绘画、版画,以及跟随他父亲的学生K.G.Subramanyan学习壁挂。

Mrinalini Mukherjee,DEVI,1981,BHARAT BHAVANCOLLECTION,©Mrinalini Mukherjee


正是如此,Mrinalini Mukherjee本身就带有非常艺术家的学习法,她的导师Subramanyan极度反对西方的艺术教育理念,尤其是区分艺术及技法。在印度,平民和艺术家实践在Subramanyan的系统里,都被称为“活着的传统”。而她本人也鼓励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通过自己充分的表达,与材料和技术交融。Mukherjee则是在导师的鼓励下,开始用天然的纤维材料开始试验,在壁画工作室里,Mrinalini Mukherjee开始了以纤维为材料的创作。

Mrinalini Mukherjee,ARANYANI,1996,德里私人藏家,©Mrinalini Mukherjee

Mrinalini Mukherjee最早的一件纤维艺术作品《瀑布》创作于1975年,暗示了她的系列编织作品的开始,此后的二十年,她都一直以天然软材料作为其工作的重点。从屋顶悬挂而下,分为六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内容和图案都极为丰富。整个颜色呈现为手工染成的蓝绿色。她所使用的主要技法,主要是以打结为主,而不是编和织,打结让二维平面,逐渐向三维发展。而到了1980年代,从墙上完全转移,用可弯曲的金属条,取代了直的木棍。此后,其创作逐渐走向了具象的形态,形成了植物性和身体感。

Mrinalini Mukherjee,VRUKSHA NATA,1991-1992,KNMA收藏,©Mrinalini Mukherjee


在印度极受尊重的Mrinalini Mukherjee,在国际却籍籍无名,一是因为她本身拒绝全球艺术实践浮在表面上的热潮,二是因为对于她来说,传统的材料,寻求具象的神像,一直是作为印度艺术家要解决的切身问题。古代神像和现代材料,由此而成的怪物,都让人不断回忆过往那些以慢为美的技术。